[发明专利]一种合金包裹铜纳米线制备多功能核壳纳米材料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85468.1 | 申请日: | 2015-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5962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22 |
发明(设计)人: | 蔡端俊;王华春;林娜;徐红梅;伍臣平;马吉;郭惠章;康俊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F9/24 | 分类号: | B22F9/24;B22F9/06;B82Y40/00;B82Y30/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5200 | 代理人: | 马应森 |
地址: | 361005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合金包裹铜纳米线制备多功能核壳纳米材料的方法,涉及核壳纳米材料。将Cu纳米线与金属有机盐混溶于十八烯胺溶液中;将反应容器加热,第一阶段,将反应容器内溶液温度加热至80~120℃后,通入N2,恒温加热10~20min;第二阶段,当金属有机盐为乙酰丙酮镍或乙酰丙酮锌时,反应温度为180~210℃;当金属有机盐为乙酰丙酮钒或乙酰丙酮钛时,反应温度为140~170℃;当反应溶液的温度由80~120℃达到设定温度后,恒温加热30~60min,反应结束;待反应溶液冷却,加入正己烷溶液,超声,将溶液转移至离心管中离心,纳米线固体沉积在离心管底部,将离心管中上层溶液倒掉即得完成包裹后的Cu纳米线。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金 包裹 纳米 制备 多功能 材料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包裹铜纳米线制备多功能核壳纳米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Cu纳米线与金属有机盐混溶于十八烯胺溶液中并装入反应容器内;所述金属有机盐选自乙酰丙酮镍、乙酰丙酮锌、乙酰丙酮钒、乙酰丙酮钛中的一种;2)将反应容器置于恒温加热磁力搅拌器中,在设定温度下进行搅拌加热,整个反应在两个温度区间内分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在大气氛围下,将反应容器内溶液温度由室温加热至80~120℃后,磁力搅拌器进入恒温加热模式,溶液温度保持不变,同时,通入N2,使反应溶液在N2氛围下恒温加热10~20min;第二阶段,当金属有机盐为乙酰丙酮镍或乙酰丙酮锌时,反应温度为180~210℃,此时恒温加热磁力搅拌器温度设定为180~210℃;当金属有机盐为乙酰丙酮钒或乙酰丙酮钛时,反应温度为140~170℃,此时恒温加热磁力搅拌器温度设定为140~170℃,当反应溶液的温度由80~120℃达到设定温度后,反应再次进入恒温加热模式,30~60min后,反应结束;3)反应结束后,关闭恒温加热磁力搅拌器,待反应溶液自然冷却,加入正己烷溶液,再将反应容器置于超声仪中进行超声后,将溶液转移至离心管中离心,纳米线固体沉积在离心管底部,将离心管中的上层溶液倒掉即可获得完成包裹后的Cu纳米线。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385468.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轴类零件加工工艺改进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3D打印用料浆喷雾固化定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