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烷基化产物脱硫脱酸的方法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77435.2 | 申请日: | 2015-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2790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01 |
发明(设计)人: | 白志山;乔伟;庞富龙;杨晓勇;王炳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10G53/10 | 分类号: | C10G53/1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1100 | 代理人: | 项丹 |
地址: | 200237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烷基化产物脱硫脱酸的方法与装置,提供了一种烷基化产物脱硫脱酸的方法。还提供了一种烷基化产物脱硫脱酸的装置。 | ||
搜索关键词: | 烷基化 产物 脱硫 脱酸 方法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烷基化产物脱硫脱酸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液态的含有硫酸和硫酸酯的烷基化产物和新硫酸两股物料以逆流或错流方式送入酸洗分离罐(1)内酸洗、聚并分离;(b)在酸洗分离罐(1)下部的酸洗丝网填料(2)中,硫酸酯和新硫酸充分接触并相互溶解萃取,同时发生聚并分离;溶于硫酸的硫酸酯和烷基化产物中超过50%的硫酸作为重相沉降下来至酸洗分离罐(1)底部,富集后送至酸洗沉降罐或者烷基化反应器或者外排;(c)作为轻相的烷基化产物进入酸洗分离罐(1)上部的分离丝网填料(3),其中,在分离丝网填料(3)上,作为轻相的烷基化产物中超过95%的硫酸被聚并分离,得到硫酸含量为0.01%~1.0%的烷基化产物;聚并分离后的硫酸沉降至酸洗分离罐(1)底部;(d)所得的硫酸含量为0.01%~1.0%的烷基化产物从酸洗分离罐(1)顶部被送至酸烃分离段进行酸烃分离;(e)在酸烃分离装置中对所述硫酸含量为0.01%~1.0%的烷基化产物中所夹带的硫酸进行粗分离和精细分离,得到硫酸含量低于10㎎/㎏的烷基化产物;分离出来硫酸富集后被送去酸洗沉降罐或者烷基化反应器或者外排;以及(f)所得的硫酸含量低于10㎎/㎏的烷基化产物被送至吸附装置(13)中,以吸附剩余的含量低于10㎎/㎏的硫酸,得到除去了硫酸酯和硫酸的烷基化产物,其中,所述酸洗丝网填料(2)的空隙率大于90%,丝网纤维直径为0.3~4mm,厚度为100~300mm,由聚四氟乙烯纤维和金属纤维编织而成;所述分离丝网填料(3)的空隙率为80%~90%,丝网纤维直径为0.1~3mm,厚度大于200mm,其前半段由聚四氟乙烯和金属纤维编织而成,后半段由聚丙烯和金属纤维编织而成;在步骤(d)中,所述酸烃分离段为两级酸烃分离装置梯度布置,一级酸烃分离装置(7)粗分离得到的烷基化产物直接被送至二级酸烃分离装置(10)进行精细分离;其中,所述一级酸烃分离装置(7)的内部装有两段纤维膜床(9),所述纤维膜床(9)的孔隙率为80%~90%,纤维直径小于200μm,厚度大于200mm;其中,每段纤维膜床(9)的前半段由聚四氟乙烯纤维编织而成,后半段由选自金属纤维、聚丙烯纤维、聚四氟乙烯纤维和聚酯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编织而成;所述二级酸烃分离装置(10)的内部装有两段经过超亲水或者超亲油改性处理的纳米纤维膜制成的纤维膜过滤滤芯(12),所述纤维膜的孔隙率小于80%,纤维直径小于100μm,厚度大于50mm;其中,所述纳米纤维膜是由选自金属纤维、聚四氟乙烯纤维、聚丙烯纤维和聚酯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经改性后编织而成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理工大学,未经华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377435.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