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林地坡面控制水土流失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72200.7 | 申请日: | 2015-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0436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1 |
发明(设计)人: | 钟亮;罗安程;梁志伟;孙燕萍;徐天予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B79/02 | 分类号: | A01B79/02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2 | 代理人: | 景丰强,林辉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林地坡面控制水土流失的方法,所述方法采用多个拦截单元,包括如下步骤1)将拦截单元与林地坡面固定拦截单元包括多个竹桩,每个竹桩的下端斜削从而形成尖端部,多个竹桩并排排列,通过具有一定厚度的竹蔑片将多个竹桩连接成片状,将其中1个片状的拦截单元弯曲而形成为两端向上弯曲的弧形后,将拦截单元通过尖端部敲入到林地坡面而固定;2)在每个拦截单元形成的弧形空间内盛土;3)采用如步骤1)和2)的方式固定其他拦截单元,并且多个拦截单元形成为从上至下交错布置。通过设置竹制的屏障,从而能够缓冲降雨强度和降雨动能,有效降低了雨水冲刷的径流流速,有效拦截雨水和泥沙,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 | ||
搜索关键词: | 林地 控制 水土流失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林地坡面控制水土流失的方法,所述方法采用多个拦截单元(1),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所述拦截单元(1)与林地坡面固定:所述拦截单元(1)包括多个竹桩(11),将其中一个竹桩(11)或间隔的几个竹桩(11)的最下一节竹筒(112)用于施肥,所述竹筒(112)中下段的外表面打孔形成多排的第一出肥孔(113),所述竹筒(112)包括位于顶部的上竹节(114)和位于底部的下竹节(115),所述上竹节(114)以及位于竹筒(112)上方的各竹节上开设有过水孔(117),所述下竹节(115)上形成第二出肥孔(116),所述竹筒(112)的侧壁上位于所述上竹节(114)和第一出肥孔(113)之间的位置开设有进肥口(118),每个竹桩(11)的下端斜削从而形成尖端部(111),多个竹桩(11)并排排列,通过具有一定厚度的竹蔑片(12)将多个竹桩(11)连接成片状,将其中1个片状的拦截单元(1)弯曲而形成为两端向上弯曲的弧形后,将所述拦截单元(1)通过所述尖端部(111)敲入到林地坡面而固定;2)在每个拦截单元(1)形成的弧形空间内盛土;3)采用如步骤1)和2)的方式固定其他拦截单元(1),并且多个拦截单元(1)形成为从上至下交错布置。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272200.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