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铁站坑道型蒸发冷凝直膨冷风型通风空调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28461.9 | 申请日: | 2015-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64527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0-12 |
发明(设计)人: | 潘展华;王亮添;黄云材;林特耀;黄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申菱环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7/08;F24F11/02;F24F13/28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邱奕才;汪晓东 |
地址: | 528313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铁站坑道型蒸发冷凝直膨冷风型通风空调系统,其包括通风动力系统、空气净化系统和制冷空调系统。该通风空调系统将通风、净风、制冷系统内置于土建坑道中,不再需要设置专门的机房,节省地铁站土建面积与投资,并且也不需要冷却塔,不会因为冷却塔占用地面位置而影响周边环境景观及附近居民日常生活,实现环境和谐。同时,该通风空调系统根据全年气候变化进行自动切换节能运行;该通风空调系统根据室内空气质量要求开启或关闭空气净化装置实现室内洁净运行;该通风空调系统根据地铁站或地下空间的通风、空调、灾控等运行模式进行自动切换安全运行。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铁 坑道 蒸发 冷凝 冷风 通风 空调 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地铁站坑道型蒸发冷凝直膨冷风型通风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通风动力系统、空气净化系统和制冷空调系统,所述通风动力系统、空气净化系统和制冷空调系统均置于坑道中,所述坑道包括排风道和新风道,所述通风动力系统设于排风道和新风道中实现空气输送,所述空气净化系统内置于排风道、新风道通道的垂直方向上对通风动力系统输送的空气进行净化,所述制冷空调系统包括通道式可开启蒸发冷凝装置,所述通道式可开启蒸发冷凝装置内置于排风道中实现室内、外侧间热量传递;所述通风动力系统包括排风道外消声器、排风风机、排风道内消声器、防火型排风控制风阀、新风道外消声器、送风风机、送风道内消声器和防火型新风控制风阀;所述排风道外消声器设于排风道的排风口附近,所述排风风机和排风道内消声器依次设于排风道内,所述防火型排风控制风阀设于排风风机和排风道外消声器之间;所述新风道外消声器设于新风道的进风口附近,所述送风风机和送风道内消声器依次设于新风道内,所述防火型新风控制风阀设于送风风机和新风道外消声器之间;所述排风道和新风道之间的风道墙上设有变风量分区控制风墙,并安装有第一防火型混风控制风阀和第二防火型混风控制风阀;所述空气净化系统包括排风可开启空气过滤装置、送风可开启空气过滤装置;所述排风可开启空气过滤装置、送风可开启空气过滤装置分别内置于排风道和新风道通道的垂直方向上;所述制冷空调系统还包括蒸发冷凝水处理装置、制冷系统管道、第一、第二制冷系统压缩装置和制冷系统通道式可开启蒸发装置,所述通道式可开启蒸发冷凝装置与蒸发冷凝水处理装置、第一制冷系统压缩装置、制冷系统通道式可开启蒸发装置通过制冷系统管道依次连接,所述通道式可开启蒸发冷凝装置还通过制冷系统管道与设于坑道外的第二制冷系统压缩装置、压缩机外置直膨式可开启空调机组和压缩机内置直膨式可开启空调机组连接;所述制冷空调系统在空调运行模式下将室内热量从位于新风道中的制冷系统通道式可开启蒸发装置带到通道式可开启蒸发冷凝装置后,通过排风道的排风排出,实现地铁站或地下空间的室内外热交换;通过室内侧空气循环实现降温,通过风道外侧空气循环实现散热,通过蒸发冷凝直膨冷风制冷循环实现室内、外侧间热量传递;所述室内侧空气循环为:室内热湿负荷进入排风道末端形成的回风汇合区域,经过排风道内消声器后,进入排风风机进入空气动力提升,所述防火型混风控制风阀关闭,风量分区控制风墙开启并进行风量补充,防火型排风控制风阀打开,经排风可开启空气过滤器进行空气净化处理后,进入通道式可开启蒸发冷凝装置进行热交换,将制冷循环系统的热负荷转移到排风空气中,通过排风道排到室外;在空调全新风运行时,所述风道外侧空气循环为:室外新风从新风道进入,防火型新风控制风阀打开,防火型混风控制风阀关闭,新风经送风可开启空气过滤装置进行净化处理后,进入制冷系统通道式可开启蒸发装置进行热交换,将室外新风降风后通过送风风机进行空气动力提升后进行新风道的末端的送风分置区域,然后送至地铁站内;所述蒸发冷凝直膨冷风制冷循环为:冷媒经制冷系统压缩装置进行压缩后排出,经制冷系统管道进入通道式可开启蒸发冷凝装置对冷媒进行散热降温,然后再通过制冷系统管道,经节能装置后,进入制冷系统通道式可开启蒸发装置进行吸热后,冷媒回到制冷系统压缩装置,进入下一个循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申菱环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申菱环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228461.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