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钻屑测试岩石杨氏模量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67358.8 | 申请日: | 2015-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15346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陈朝伟;项德贵;王倩;杨恒林;刘玉石;赵亦鹏;史肖燕;王思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3/08 | 分类号: | G01N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姚亮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钻屑测试岩石杨氏模量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利用扫描电镜确定钻井过程中所产生的钻屑所含矿物组分的粒径尺寸大小;根据钻屑所含矿物组分的粒径尺寸大小选择相应压头角度的探针;确定探针最大压入深度并利用探针对钻屑进行垂直压入,获得钻屑的载荷—位移曲线;根据钻屑的载荷—位移曲线,计算出岩石的杨氏模量。该方法通过微米压入技术对钻屑进行测试,能够准确地求取岩石杨氏模量参数;有效地消除岩屑非均匀性,避免了测试中的误差;能够在钻井现场实时地求取岩石杨氏模量参数,可为钻井和完井提供准确的岩石杨氏模量参数;测试成本低,精度高;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测试 岩石 杨氏模量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利用钻屑测试岩石杨氏模量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将钻井过程中所产生的钻屑干燥后,进行抛光,然后采用扫描电镜确定钻屑所含矿物组分的粒径尺寸W大小;(2)根据钻屑所含矿物组分的粒径尺寸W大小不同选择相应压头角度的探针,并且所述压头为维氏压头,对于所含矿物组分的粒径尺寸W小于或等于250微米的钻屑,采用探针压头钝角角度Φ为68°的探针;对于所含矿物组分的粒径尺寸W大于250微米且小于1000微米的钻屑,采用探针压头钝角角度Φ为86°的探针;(3)根据钻屑所含矿物组分的粒径尺寸W大小和已选择的相应压头角度的探针,确定探针最大压入深度hmax,对于所含矿物组分的粒径尺寸W小于或等于250微米的钻屑,最大压入深度hmax≈2W,对于所含矿物组分的粒径尺寸W大于250微米且小于1000微米的钻屑,最大压入深度hmax≈W/3,然后利用探针对钻屑按设计的最大压入深度hmax进行垂直压入,记录压入过程中的载荷和位移数据,获得载荷—位移曲线;(4)根据钻屑的载荷—位移曲线,计算出探针和岩屑的联合杨氏模量
其中S为接触刚度,其是通过对所述载荷—位移曲线中的卸载曲线求导,并在最大压入深度处取值而计算得到的;β=1.012;π为圆周率;当探针压头钝角角度Φ为68°时,A=24.5×hc2,且A的单位为μm2,当探针压头钝角角度Φ为86°时,A=818.04×hc2,且A的单位为μm2;其中hc=hmax‑ε×Pmax÷S,且hc的单位为μm;其中hmax为载荷—位移曲线中的最大压入深度,单位为μm;ε=0.75;Pmax为载荷—位移曲线中的最大压入载荷,单位为N;S为接触刚度,其是通过对所述载荷—位移曲线中的卸载曲线求导,并在最大压入深度处取值而计算得到的;最终根据方程
计算出岩屑的杨氏模量E,即为岩石的杨氏模量,其中v为岩屑的泊松比,vi为探针的泊松比,Ei为探针的杨氏模量,单位为Gpa。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167358.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