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双线圈结构的具有电磁可控反力的智能交流接触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159997.X | 申请日: | 2015-04-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3323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2 |
| 发明(设计)人: | 陈德为;陈文桂;吕伯钦;黄烨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H50/44 | 分类号: | H01H50/44;H01H50/16;H01H47/00 |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双线圈结构的具有电磁可控反力的智能交流接触器,包括机械系统与电控系统,机械系统包括动铁心(U型或E型)、静铁心(U型或E型)、主线圈、辅线圈、上绝缘壳体、下绝缘壳体、动铁心连接件、触头弹簧、动触头部件、静触头部件以及两个反力弹簧;电控系统与所述主线圈以及辅线圈连接;电控系统包括CPU控制模块以及与其相连的分合闸控制模块与运行指示电路,用以实现所述交流接触器的分合闸控制;其中动铁心、静铁心为半硬磁合金或无剩磁材料制成的铁心。本发明采用交流整流的脉动直流高压选相合闸、自保持或者直流低压吸持、应用电磁可控反力实现微电弧能量快速分闸的控制策略,节省损耗功率、降低或消除噪音、降低线圈温升。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双线 结构 具有 电磁 可控 智能 交流 接触器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双线圈结构的具有电磁可控反力的智能交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械系统与电控系统,所述机械系统包括动铁心、静铁心、主线圈、辅线圈、上绝缘壳体、下绝缘壳体、动铁心连接件、触头弹簧、动触头部件、静触头部件以及两个反力弹簧;所述动铁心连接件为横向长方体结构,所述动铁心连接件中部上表面设有垂直向上的触头弹簧,所述触头弹簧的上端连接有所述的动触头部件,所述动触头部件下方一段距离处设有静触头部件,所述静触头部件固定在所述上绝缘壳体上,在合闸状态下所述动触头部件与静触头部件接触;所述动铁心连接件中部下表面设有所述的动铁心,在合闸和分闸过程中所述动铁心连接件可在所述下绝缘壳体的导槽内滑动,所述辅线圈缠绕于所述动铁心,所述动铁心下方一段距离处对应设有静铁心用以形成双U型对顶结构或双E型对顶结构,所述静铁心固定在所述下绝缘壳体上,所述主线圈缠绕于所述静铁心;所述动铁心连接件两端下表面分别设有一垂直向下的反力弹簧,所述反力弹簧的下端连接至所述下绝缘壳体;所述电控系统与所述主线圈以及辅线圈连接;所述的电控系统包括一CPU控制模块以及与其相连的一分合闸控制模块与一运行指示电路,用以实现所述交流接触器的分合闸控制,其中所述CPU控制模块为单片机,包括一数据存储单元、一数据处理单元以及一控制单元;所述的分合闸控制模块包括第一整流回路、第二整流回路、电压变换回路、加/去磁控制回路、第一强激磁启动元件、第二强激磁启动元件,用以控制第一强激磁启动元件通断的第一控制回路、用以控制第二强激磁启动元件通断的第二控制回路以及用以控制加/去磁控制回路开闭的第三控制回路;所述第一控制回路、第二控制回路以及第三控制回路的输入端与CPU控制模块的控制单元相连,所述第一整流回路、所述第二整流回路以及所述电压变换回路的输入端还与一单相电源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回路、第一整流回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强激磁启动元件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强激磁启动元件的另一端与所述主线圈相连;所述第二控制回路、第二整流回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强激磁启动元件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强激磁启动元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辅线圈相连;所述第三控制回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加/去磁控制回路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加/去磁控制回路的输出端与所述主线圈或副线圈相连。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159997.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塑壳断路器的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离合储能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