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雷暴预警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45289.3 | 申请日: | 2015-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1459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行鸿彦;张强;季鑫源;徐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29/08 | 分类号: | G01R29/08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2200 | 代理人: | 葛潇敏 |
地址: | 21004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雷暴预警方法,通过追踪电场信号经EEMD分解后的分解层方差特性来反映雷暴的发展变化,通过方差极大值对应分解层数来进行雷暴预警,充分地运用了大气电场信号的振荡特征,其预报准确度和预警时间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雷暴 预警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雷暴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大气电场数据作为原始输入信号x(t),依次向原始输入信号x(t)加入m组不同的正态分布白噪声,从而得到m组数据序列xi'(t),i=1,2,...,m;(2)针对每一组序列xi'(t),找出其极大值和极小值,利用三次样条插值函数拟合出上下包络线,分别得到第1个均值mi,1(t),xi'(t)与mi,1(t)的差值记为hi,1(t),将hi,1(t)作为新的数据序列,检查其是否满足IMF条件,如果不满足,则将用hi,1(t)替换xi'(t)后重新进行步骤(2)k次,直至筛选出满足IMF条件的hi,k+1(t)=hi,k(t)‑mi,k+1(t),k≥1;(3)将满足IMF条件的hi,1(t)或hi,k+1(t)作为第1阶IMF分量ci,1(t),并用加噪序列xi'(t)减去ci,1(t)得到残余数据ri,1(t),用ri,1(t)替换xi'(t)后依次重复进行步骤(2)‑(3)n次,直至筛选得到的残余数据ri,n+1(t)=ri,n(t)‑ci,n+1(t)为单调时终止,n≥1;(4)还原原始输入信号x(t),xi'(t)表示成m组IMF分量与残余数据的和形式,原始输入信号x(t)为xi'(t)的总体平均运算,即:其中,ci,j(t)为步骤(3)得到的第i组xi'(t)的第j阶IMF分量;(5)选定时间尺度,记录IMF分量方差最大值对应的层数的动态变化轨迹,定义时间尺度内IMF分量方差最大值对应的层数上的点为稳定点,其余层数上的点为跳变点,对稳定点和跳变点进行三次样条插值,统计跳变点的变化特征;(6)设定预警时间和跳变点预警阈值,若跳变点的数量小于等于跳变点预警 阈值,则判断在预警时间内没有雷暴,若跳变点的数量大于跳变点预警阈值,则判断在预警时间内有雷暴;进一步地,若跳变点的数量大于跳变点预警值且其IMF分量方差最大值对应的层数整体有递减趋势,则判断在预警时间内有强雷暴,若跳变点的数量大于跳变点预警值且其IMF分量方差最大值对应的层数整体无递减趋势,则判断在预警时间内有弱雷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未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045289.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检测电磁干扰设备的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波头时间的确定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