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石油与天然气工业装置防腐蚀措施的优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39048.8 | 申请日: | 2015-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9493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发明(设计)人: | 许述剑;刘小辉;韩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F11/00 | 分类号: | C23F11/00;F16L58/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7205 | 代理人: | 申传晓 |
地址: | 26607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石油与天然气工业装置防腐蚀措施的优化方法,其包括进行材质防腐蚀措施的优化,根据装置工艺介质中腐蚀介质含量,及其对设备和管道造成的腐蚀破坏形式、实际腐蚀速率阀值等合理确定设备和管道之重点腐蚀部位所采用材质;进行工艺防腐蚀措施的优化,根据对装置重点腐蚀部位的实时监控进行规范工艺操作、加强腐蚀性介质的采样分析、有效控制工艺介质处理的质量、有效使用缓蚀剂;进行腐蚀监检测措施的优化,完善设备和管道重点腐蚀部位上设置在线腐蚀速率监测点的数量和位置,以及设置离线定点厚度测量点的数量和位置;进行腐蚀失效案例归纳分析,建立腐蚀失效数据库并归纳分析,保证石油与天然气工业装置的平稳运行。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石油 天然气 工业 装置 腐蚀 措施 优化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用于石油与天然气工业装置防腐蚀措施的优化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A、进行材质防腐蚀措施的优化,根据装置工艺介质中腐蚀介质含量,及其对设备和管道造成的腐蚀破坏形式、实际腐蚀速率阀值合理确定设备和管道之重点腐蚀部位所采用材质;B、进行工艺防腐蚀措施的优化,根据对装置重点腐蚀部位的实时监控进行规范工艺操作、加强腐蚀性介质的采样分析、有效控制工艺介质处理的质量、有效使用缓蚀剂;C、进行腐蚀监检测措施的优化,完善设备和管道重点腐蚀部位上设置在线腐蚀速率监测点的数量和位置,以及设置离线定点厚度测量点的数量和位置;D、进行腐蚀失效案例归纳分析,建立腐蚀失效数据库并归纳分析;所述步骤A进行材质防腐蚀措施的优化具体的还包括:根据装置工艺介质中腐蚀介质含量,及其对设备和管道造成的腐蚀破坏形式、实际腐蚀速率阀值确定设备和管道之重点腐蚀部位所使用材质是否合理,并合理选择适宜的材质,使其实际腐蚀速率低于允许值;高含硫天然气净化装置脱硫单元吸收塔和水解反应器均采用不锈复合钢板;脱硫、脱水后天然气经过的设备和管道均采用碳钢,胺液再生塔上部及再生塔顶空冷器、塔顶回流罐和塔底重沸器、贫富液换热器均采用不锈钢;硫磺回收反应炉壳体材质为碳钢;第一级、第二级转化器及加氢反应器采用不锈钢,其内部均设置有隔热耐磨耐酸衬里;第一级、第二级和末级硫冷凝器均采用碳钢;所述步骤B进行工艺防腐蚀措施的优化具体的还包括:规范工艺操作,对装置重点腐蚀部位影响腐蚀的工艺参数进行运行中的实时监控,并根据反馈数据及时调节工艺操作指标;上述高含硫天然气净化装置控制胺液再生系统的重沸器操作温度不高于149℃;控制再生塔温度在90℃~95℃;胺液在管道内的流速一般应不高于1.5m/s,在换热器管程中的流速不超过0.9m/s;富胺液进再生塔流速不高于1.2m/s;再生塔顶酸性水系统碳钢管线控制流速不超过5m/s;急冷水pH值控制在7~8之间;所述步骤C进行腐蚀监检测措施的优化具体的还包括:完善设备和管道重点腐蚀部位上设置的离线定点厚度措施,即定点测厚布点的数量和位置是否合理及检测数据是否准确、真实反应实际腐蚀状况,是否建立检测数据库和腐蚀检测管理系统,及时统计和分析检测数据,明确腐蚀速率;在高含硫天然气净化装置原料气管线低洼承液处、原料气火炬放空管线低洼承液处、一级吸收塔天然气入口管线弯头处、一级吸收塔富胺液抽出至闪蒸罐管线弯头、贫富胺液换热器及其管壳层进出口管线、再生塔富胺液入口管线弯头处、再生塔底贫液抽出至贫富液换热器管线弯头、重沸器及其富胺液进出口管线、酸气管线低洼承液处、酸气火炬放空管线低洼承液处、液硫至尾气焚烧炉脱气管线低洼承液处、脱水塔出口至闪蒸罐富TEG管线、贫富甘醇换热器的富甘醇侧管线、再生塔重沸器进出口管线、酸性水换热器至汽提塔管线、酸水汽提塔顶气管线以及急冷塔抽出管线至急冷水泵入口处,均应设置定点测厚,定期测量其厚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039048.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