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轮廓与边缘纹理特征融合的掌纹识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21336.0 | 申请日: | 2015-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3672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发明(设计)人: | 魏伟波;王刚;贾梦琦;洪丹枫;王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 |
代理公司: | 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104 | 代理人: | 黄晓敏 |
地址: | 26607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掌纹识别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轮廓与边缘纹理特征融合的掌纹识别方法,先对图像进行预处理,运用均值滤波将掌纹图像分解为图像轮廓和图像边缘纹理,分别采用灰度直方图和差分盒子维进行特性提取,最后使用通用的卡方距离进行匹配,其方法简单,原理科学,识别时间短,识别精度高,能实时识别掌纹,为身份识别提供了一种快速有效的识别方法。 | ||
搜索关键词: | 边缘纹理 特征融合 掌纹识别 预处理 掌纹识别技术 灰度直方图 掌纹 均值滤波 身份识别 实时识别 特性提取 图像边缘 图像轮廓 原理科学 掌纹图像 纹理 盒子 匹配 图像 分解 通用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轮廓与边缘纹理特征融合的掌纹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对图像进行预处理,运用均值滤波将掌纹图像分解为图像轮廓和图像边缘纹理,分别采用灰度直方图和差分盒子维进行特性提取,最后使用通用的卡方距离进行匹配,具体步骤如下:(1)、选取掌纹图像:从掌纹数据库中选取200个人的掌纹图像作为样本,并对每个人的掌纹图像进行编号,其中每个人10幅图像,共2000张掌纹图像,随机选取每个人的一张图像作为训练图像,剩余9张作为测试图像;(2)、均值滤波分解掌纹图像:采用均值替代掌纹图像中的各个像素值,对掌纹图像中的像素点(x,y),选择由其邻近的像素组成的模板,计算得到模板中所有像素的均值,再把该均值赋予当前像素点(x,y),作为处理后图像在该点上的灰度g(x,y),然后对掌纹图像进行均值滤波,得到图像轮廓和图像边缘纹理;(3)、灰度直方图提取图像轮廓特征:将步骤(1)得到的掌纹图像进行分块,每块区域为16×16像素,然后使用灰度直方图对每块区域进行灰度统计,作为该区域的特征向量,并联融合每个区域特征向量,得到图像轮廓特征;(4)、差分盒子维提取图像边缘纹理特征:将步骤(1)得到的掌纹图像进行分块,每块区域为4×4或8×8像素,采用差分盒子维方法得到掌纹图像的盒子数,即为图像边缘纹理特征;使用的差分盒子维数法具体过程为:将一幅大小为M×M的图像划分为s×s的不重叠子块,s是当前度量图像所使用的尺度,引入三维空间(x,y,z),(x,y)为图像的平面坐标,z为图像在(x,y)处的灰度值,假设在每一个网格上放置一列大小为s×s×s的盒子,如果第(i,j)网格中图像像素的最小和最大灰度值所落入的第k个和第l个盒子,那么nr为第(i,j)网格对应的图像灰度值所落入的盒子数目:nr(x)=l‑k+1其中r=M/s,整幅图像I中的盒子数为:
其中X=(M×M)/(s×s)表示网格的数量,最后分形维数D为:D=logNr/log(r‑1);(5)、特征融合:将图像轮廓特征与图像边缘纹理特征并行融合,即向量串联,得到能够代表掌纹图像特征数据的最终特征向量;(6)、卡方距离匹配:先采用通用的卡方距离来度量,特征空间的样本卡方距离为:
其中,S为测试图像的最终特征向量,M为训练图像的最终特征向量,i为图像编号,i取值为1‑200的整数;再根据最小的χ2值为匹配的掌纹图像,对比编号是否符合同一个人,即能判断识别的正确与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大学,未经青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021336.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