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涂装物品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68004.1 | 申请日: | 2014-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1384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发明(设计)人: | 斋藤俊;相川将崇 | 申请(专利权)人: | 旭硝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32B27/30 | 分类号: | B32B27/30;B32B27/18;B32B27/20;B32B27/36;B05D7/24;C09D5/03;C09D7/12;C09D127/12;C09D16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1100 | 代理人: | 董庆,张佳鑫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具有氟树脂层和聚酯层的固化膜的形成不繁杂、且固化膜的耐候性优异的涂装物品。涂装物品具有将包含含氟聚合物(A)、聚酯聚合物(B)、紫外线吸收剂(D)和二氧化钛(E)的粉体涂料涂装于基材而形成的固化膜,其中,固化膜的厚度为20~1000μm,从固化膜的表面到深度5μm为止的区域(I)中存在的Ti元素的原子数浓度为0~9%,从固化膜的表面到深度大于10μm的区域(II)中存在的Ti元素的原子数浓度为8.5~15%,区域(I)(100质量%)中所含的紫外线吸收剂(D)的比例为0.5~10质量%。 | ||
搜索关键词: | 物品 | ||
【主权项】:
涂装物品,其为具有将包含含氟聚合物A、聚酯聚合物B、紫外线吸收剂D和二氧化钛E的粉体涂料涂装于基材而形成的所述粉体涂料的固化膜的涂装物品,其中,所述固化膜的厚度为20~1000μm;通过下述方法1算出的自所述固化膜的表面到深度5μm为止的区域I中存在的C元素、O元素、F元素和Ti元素的各原子数浓度的合计记为100%时的Ti元素的原子数浓度为0~9%;通过下述方法2算出的自所述固化膜的表面到深度大于10μm的区域II中存在的C元素、O元素、F元素和Ti元素的各原子数浓度的合计记作100%时的Ti元素的原子数浓度为8.5~15%;通过下述方法3算出的以100质量%计的所述区域I中所含的所述紫外线吸收剂D的比例为0.5~10质量%;方法1:用具备能量分散型X射线分析装置的扫描型电子显微镜观察所述固化膜的截面,用能量分散型X射线分析装置分析所述区域I中存在的C元素、O元素、F元素和Ti元素的各原子数浓度,算出将C元素、O元素、F元素和Ti元素的各原子数浓度的合计记为100%时的Ti元素的原子数浓度;方法2:用具备能量分散型X射线分析装置的扫描型电子显微镜观察所述固化膜的截面,在所述固化膜的厚度为20μm以上且小于30μm的情况下对下述区域II‑1、在所述固化膜的厚度为30μm以上且小于40μm的情况下对下述区域II‑1~II‑2、在所述固化膜的厚度为40μm以上且小于50μm的情况下对下述区域II‑1~II‑3、在所述固化膜的厚度为50μm以上且小于60μm的情况下对下述区域II‑1~II‑4、在所述固化膜的厚度为60μm以上的情况下对下述区域II‑1~II‑5 用能量分散型X射线分析装置分析各区域中存在的C元素、O元素、F元素和Ti元素的各原子数浓度,对于各区域算出将C元素、O元素、F元素和Ti元素的各原子数浓度的合计记为100%时的Ti元素的原子数浓度,将各区域的Ti元素的原子数浓度加和,除以区域数以算出平均值;区域II‑1:自所述固化膜的表面起的深度大于10μm且20μm以下的区域,区域II‑2:自所述固化膜的表面起的深度大于20μm且30μm以下的区域,区域II‑3:自所述固化膜的表面起的深度大于30μm且40μm以下的区域,区域II‑4:自所述固化膜的表面起的深度大于40μm且50μm以下的区域,区域II‑5:自所述固化膜的表面起的深度大于50μm且60μm以下的区域;方法3:用刀具刮削所述区域I,对得到的粉末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使用预先制作的校正曲线,根据来源于所述紫外线吸收剂D的峰值算出每单位质量的所述粉末中的所述紫外线吸收剂D的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旭硝子株式会社,未经旭硝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80068004.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