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棒钢在审
申请号: | 201480062740.6 | 申请日: | 2014-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453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门田淳;本间俊太;伴野贡市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22C38/00 | 分类号: | C22C38/00;C21D8/06;C22C38/60;C21D9/52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刘凤岭;陈建全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的一方式涉及一种棒钢,其具有规定的化学成分,横断面内淬火偏差为1.5mm以下,Δmax以及Δmin为1.5mm以下,表层区域中的组织具有10面积%以下的铁素体、以及包含贝氏体和马氏体之中的1种以上的剩余部分,所述表层区域中的bcc相的所述粒径的平均值为1.0~10.0μm,中心区域中的所述bcc相的所述粒径的平均值为1.0~15.0μm,距所述表面深度为50μm的部位的硬度为HV200~500,总脱碳层深度DM‑T为0.20mm以下。 | ||
搜索关键词: | 棒钢 | ||
【主权项】:
一种棒钢,其特征在于:化学成分以质量%计,含有C:0.30~0.80%、Si:0.01~1.50%、Mn:0.05~2.50%、Al:0.010~0.30%、N:0.0040~0.030%、P:0.035%以下、S:0.10%以下、Cr:0~3.0%、Mo:0~1.5%、Cu:0~2.0%、Ni:0~5.0%、B:0~0.0035%、Ca:0~0.0050%、Zr:0~0.0050%、Mg:0~0.0050%、Rem:0~0.0150%、Ti:0~0.150%、Nb:0~0.150%、V:0~1.0%、W:0~1.0%、Sb:0~0.0150%、Sn:0~2.0%、Zn:0~0.50%、Te:0~0.20%、Bi:0~0.50%、以及Pb:0~0.50%,剩余部分包括铁和杂质;对于在棒钢的横断面的中心和所述棒钢的所述横断面的外周之间延伸的直线,在将所述直线中的具有比所述直线的平均硬度高HV20以上的硬度的区域定义为所述直线的淬火区域,将相互成45°角的8条所述直线的所述淬火区域的深度的最小值定义为所述横断面的最小淬火深度,将所述8条所述直线的所述淬火区域的所述深度的最大值定义为所述横断面的最大淬火深度的情况下,所述横断面的所述最大淬火深度和所述横断面的所述最小淬火深度之差为1.5mm以下,所述棒钢在长度方向相互间隔1650mm的3个部位各自的所述横断面的所述最大淬火深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为1.5mm以下,所述棒钢在所述长度方向相互间隔1650mm的所述3个部位各自的所述横断面的所述最小淬火深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为1.5mm以下;从所述棒钢的表面至所述棒钢的半径的25%的深度处的区域中的组织具有10面积%以下的铁素体、以及包含贝氏体和马氏体之中的1种以上的剩余部分;在将相互的结晶方位差为15度以上的相邻的结晶之间的边界定义为晶界,且将被所述晶界包围的区域的当量圆直径定义为粒径的情况下,从所述棒钢的所述表面至所述棒钢的所述半径的25%的深度处的所述区域中的bcc相的所述粒径的平均值为1.0~10.0μm,从所述半径的50%的深度处至所述棒钢中心的区域中的所述bcc相的所述粒径的平均值为1.0~15.0μm,距所述表面深度为50μm的部位的硬度是HV200~500,总脱碳层深度DM‑T为0.20mm以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未经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80062740.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碳化硅锭和碳化硅衬底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在煮沸锅中处理麦芽汁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