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层电极电解池及其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10953.4 | 申请日: | 2014-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2631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J.阿斯曼;J.莱昂霍伊泽;I.格茨;C.雷姆施;F.赫布施特里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拜耳股份公司;拜耳农作物科学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461 | 分类号: | C02F1/461;C02F1/467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72001 | 代理人: | 周铁,石克虎 |
地址: | 德国莱***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电解池及其用途,该电解池通过电氧化分解有助于化学需氧量的污水成分来特别有效地处理被有机物质负荷的污水。 | ||
搜索关键词: | 电极 电解池 及其 用途 | ||
【主权项】:
电解池,其包含用于电解液的至少一个进入口和至少一个排出口;进一步包含多个配有可流过的开口的平面电极,其中至少一个电极通过功能性涂层形成为阳极,该阳极具有相比于标准氢电极而言提高的用于形成氧气的过电位,并且至少另一个电极形成为反电极(阴极),所述电极鉴于其极性以交替或者成对交替的顺序排列着形成层叠结构;进一步包含多个框架元件,该框架元件各自单独地排列在相邻电极之间,其中所述框架元件同时提供各个邻近电极的相互电绝缘、相互流体密封以及特定的相互间距,并且如此形成的电极层叠结构这样安装在所述进入口和排出口之间,从而产生对于周围而言流体密封的从进入口通过所述电极层叠结构至排出口的可流过的电解液路径,其特征在于,相邻电极具有不大于0.5 mm的相互净间距,所述电极中的可流过的开口形成为彼此平行延伸的和基本上垂直于所述电极表面穿通该电极的裂缝或者裂缝组,其中所述单个裂缝具有不大于1.5 mm的宽度和至少三倍宽度的长度,并且以至少两倍裂缝宽度的垂直于其最大伸长的净间距彼此排列,并且所述相邻电极中的裂缝或者裂缝组各自彼此平行延伸,并且垂直于该裂缝或者裂缝组的最大伸长以这样的方式特定地彼此移位地排列,从而使电极中的裂缝组相对于直接相邻的电极中的各个直接相邻的裂缝组的间距以相差不大于25%变化。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拜耳股份公司;拜耳农作物科学股份公司,未经拜耳股份公司;拜耳农作物科学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80010953.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