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智能消防节能防盗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73857.2 | 申请日: | 2014-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878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张洪园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洪园 |
主分类号: | G05B19/04 | 分类号: | G05B1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61000 黑龙江省齐齐哈***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多智能消防节能防盗门,由防盗门、电源控制系统,水路、气路控制系统三部分组成,它由防盗门锁的钥匙发出指令,当人外出用钥匙锁门时,本实用新型会自动将冰柜电源除外的其它室内电源、燃气、自来水全部关闭,当锁被从新打开时,该系统便会自动将电源恢复,水和燃气仍保持关闭状态,直至在次使用,避免了室内无人水、电、气的运行,从而起到了节能,从根本上杜绝了隐患的发生,它结构简单、性能可靠,安装方便,实用性极强。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消防 节能 防盗门 | ||
【主权项】:
一种多智能消防节能防盗门,由电源控制系统、水路、气路控制系统组成,其特征在于:将双向可控硅模块(5)与桥式整流(6)、二极管稳压组(7)、电阻(8)、电阻(9)按图2所示压制成集成块(4),呈长方体,在将常闭行程开关(11)固定在多智能消防节能防盗门(1)的门框(2)上的锁孔内,用导线与相关部件连接,将室内电源总开关(16)与市电火线相接,室内电源总开关(16)的另一端分别与备用开关(15)的一端、集成块(4)的角1相接,在集成块(4)内,角1分别于角2、双向可控硅模块(5)的输入端相接,角3、角4分别与桥式整流(6)的输入端相接,桥式整流(6)的负极输出端分别与二极管稳压组(7)的负极、双向可控硅模块(5)的控制极负极相接,二极管稳压组(7)的正极分别与桥式整流(6)的正极、角5相接,角6与双向可控硅模块(6)的控制极正极相接,角7与电阻(8)相接,电阻(8)的另一端与双向可控硅模块(5)的输出端相接,角8与角9相接,角10与电阻(9)相接,电阻(9)的另一端分别与双向可控硅模块(5)的输出端、角11相接,集成块(4)外部分立元件的连接方案是:角2与电容(10)相接,电容(10)的另一端与角3相接,角4分别与市电的零线、角8相接,角5与常闭行程开关(11)相接,常闭行程开关(11)的另一端与角6相接,角7与发光二极管(12)的正极相接,发光二极管(12)的负极与角8相接,角9与电容(13)相接,电容(13)的另一端与角10相接,角11与熔断器(14)相接,熔断器(14)的另一端分别与备开关(15)的另一端、室内除冰柜电源外的其他分路空气开关的输入端相接,在插头式系统控制盒(17)上设有发光二极管(27)、常开按钮(24)、常闭按钮(25)、发光二极管(34)、常开按钮(31)、常闭按钮(37),将带手动常闭水用电磁阀(29)、将带手动常闭气用电磁阀(35)分别串接在自来水、燃气管道上,在插头式系统控制盒(17)内设有线路板,插头式系统控制盒(17)的两个电极分别与线路板上的电容(18)、桥式整流(19)的输入端相接,电容(18)的另一端与桥式整流(19)的另一输入端相接,桥式整流(19)的正极输出端分别与二极管稳压组(20)的正极、电解电容(21)的正极、电阻(22)、单向可控硅(23)的输入端、电阻(30)、单向可控硅(32)的输入端相接,单向可控硅(23)的控制极与常开按钮(24)相接,常开按钮(24)的另一端与电阻(22)的另一端相接,单向可控硅(32)的输出端分别与电阻(26)、二极管(28)负极、带手动常闭水用电磁阀(29)相接,带手动常闭水用电磁阀(29)的另一端分别与二极管(28)的正极、发光二极管(27)的负极、常闭按钮(25)相接,发光二极管(27)的正极与电阻(26)的另一端相接,常闭按钮(25)的另一端分别与电解电容(21)的负极、二极管稳压组(20)的负极、桥式整流(19)的负极输出端、常闭按钮(37)相接,常闭按钮(37)与继电器(39)的常闭触电(38)相接,继电器(39)的两端与燃气报警器的输出端相接,继电器(39)的常闭触电(38)分别与发光二极管(34)的负极、带手动常闭气用电磁阀(35)、二极管(36)的正极相接,二极管(36)的负极分别与带手动常闭气用电磁阀(35)的另一端、电阻(33)、单向可控硅(32)的输出端相接,电阻(33)另一端与发光二极管(34)的正极相接,单向可控硅(32)的控制极与常开按钮(31)相接,常开按钮(31)的另一端与电阻(30)的另一端相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洪园,未经张洪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20773857.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