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节能生物质锅炉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85989.3 | 申请日: | 2014-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849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林明;赵雪虎;李明智;王涛;王欢涛;王冬冬;王成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22B31/08 | 分类号: | F22B31/08;F22D1/36;F23K1/04;F23J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200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节能生物质锅炉,属于工业领域。包括炉体、排烟管道、干燥预热加料装置、烟气压缩装置、余热回收装置、炉渣回收装置、控制器和太阳能供电装置;烟气压缩装置与炉体之间通过排烟管道相连接;余热回收装置位于烟气压缩装置的正下方,用于回收烟囱中的余热;干燥预热加料装置位于炉体前下方,可实现对燃料进行干燥和预热并为炉体添加燃料的功能;炉渣回收装置位于炉体的后下方,用于回收炉渣;控制器位于余热回收装置左侧,用于协调锅炉的整体工作;太阳能供电装置位于炉体所在地室外。本实用新型可实现生物质锅炉在使用过程中节能的功能,解决了目前生物质锅炉热传递效率低、余热回收不充分等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 生物 锅炉 | ||
【主权项】:
一种节能生物质锅炉,包括炉体(1)、排烟管道(2)、烟气压缩装置(3)、余热回收装置(4)、控制器(5)、干燥预热加料装置(6)、炉渣回收装置(7)和太阳能供电装置(8);所述的炉体(1)包括炉壁(101)、气包(102)、再热器(103)、水冷壁管(104)和炉排(105),炉排(105)位于炉壁(101)下方,水冷壁管(104)位于炉排(105)正上方,再热器(103)位于水冷壁管(104)上方,气包(102)安装于炉壁(101)外侧;所述的烟气压缩装置(3)与炉体(1)之间通过排烟管道(2)相连接,烟气压缩装置(3)包括固定外壳(301)、空气压缩机(302)和过滤网(303),固定外壳(301)通过排烟管道(2)与炉体(1)相连接,空气压缩机(302)位于固定外壳(301)内部,过滤网(303)安装于空气压缩机(302)进气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余热回收装置(4)位于烟气压缩装置(3)的正下方;所述的干燥预热加料装置(6)位于炉体(1)前下方;所述的炉渣回收装置(7)位于炉体(1)的后下方;所述的控制器(5)位于余热回收装置(4)左侧;所述的太阳能供电装置(8)位于炉体(1)所在地室外,太阳能供电装置(8)包括太阳能电池板(801)与支架(802),支架(802)安装于炉体所在地室外,太阳能电池板(801)安装在支架(802)上;其中:所述的余热回收装置(4)包括省煤器(41)和空气预热器(42),省煤器(41)包括上固定壳(4101)、通烟管(4102)、传动电机(4103)、传动轴(4104)、小链轮(4105)、大链轮(4106)、毛刷(4107)、密封圈(4108)、卡壳(4109)、限位轴承(4110)、水管(4111)、链条(4112)、水泵(4113)和水箱(4114),通烟管(4102)安装于上固定壳(4101)的上方,且通烟管(4102)上设有喷嘴,传动电机(4103)位于通烟管(4102)右侧,且传动电机(4103)主轴与小链轮(4105)之间通过过盈配合方式相连接,传动轴(4104)通过轴承安装于上固定壳(4101)的右侧,且传动轴(4104)两端分别通过键与小链轮(4105)相连接,传动电机(4103)主轴上小链轮(4105)与传动轴(4104)右侧小链轮(4105)之间通过链条(4112)相连接,水管(4111)通过限位轴承(4110)与卡壳(4109)相连接,且水管(4111)与卡壳(4109)之间安装有密封圈(4108),卡壳(4109)位于上固定壳(4101)内部,毛刷(4107)安装于水管(4111)外壁,大链轮(4106)套设于水管(4111)上,且大链轮(4106)与传动轴(4104)左端的小链轮(4105)通过链条(4112)相连接,水箱(4114)位于上固定壳(4101)左侧,且水箱(4114)通过水泵(4113)与上固定壳(4101)相连接;空气预热器(42)包括下固定壳(4201)、鼓风机(4202)和通风管(4203),下固定壳(4201)位于上固定壳(4101)正下方,通风管(4203)安装于下固定壳(4201)中,且通风管(4203)一端与鼓风机(4202)相连接,通风管(4203)另一端与炉体(1)相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20185989.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皮带输送机中间架校正用装置
- 下一篇:防出桶加速的拨桶输送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