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变回压排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52900.3 | 申请日: | 2014-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699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陈珂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珂 |
主分类号: | F01N13/00 | 分类号: | F01N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12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可变回压排气装置,包括外壳、外管、内管、螺旋套件和可变回压件,外壳为中空管状,两端分别为进口与出口,外管为中空管状,设于外壳的内部,外管的外侧面与外壳的内侧面之间形成密闭的空间,在此空间内设有隔热吸音层;内管为中空管状结构,设于外管的内部,螺旋套件设在内管内部,可变回压件位于内管内部,包括中空管及设于中空管一端的外扩部,外扩部朝向内管进气口方向并连接在内管进气口一端,中空管的另一端的端头在内管进气口的内侧端的缩管段与内管进气口之间。为不同排量的汽车提供智慧型可变回压排气装置,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做到满足回压又不因排气产生气阻,提升发动机的加速顺畅度,提升滑动性能达到省油目的。 | ||
搜索关键词: | 可变 排气装置 | ||
【主权项】:
可变回压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外管、内管、螺旋套件和可变回压件,外壳为两端细、中间粗的中空管状结构,两端分别为进口与出口,进口与出口之间具有扩大的内部空间;外管为中空管状结构,设于外壳的内部,外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外壳的进口与出口,外管的管径小于外壳中间较粗部位的管径,在外管的外侧面与外壳的内侧面之间形成密闭的空间,在此空间内设有隔热吸音层;内管为中空管状结构,设于外管的内部,内管的两端分别为进气口与出气口且分别连接于外壳的进口与出口,内管的进气口与出气口的内侧端各具有一个缩管段,且进气口的内侧端的缩管段长度大于出气口的内侧端的缩管段长度,且该内管于该两个缩管段之间的部位为扩大的内部容室,缩管段的侧壁设有数个贯穿的孔洞;螺旋套件设在内管内部,包括轴心管及固设于轴心管外表面的多个螺旋状的叶片,叶片的外侧边连接在内管的内壁上,叶片上设有数个贯穿的孔洞,轴心管位于内管的中心位置,且轴心管朝向外壳出口的一端设有外扩部;可变回压件包括中空管及设于中空管一端的外扩部,可变回压件位于内管内部,其外扩部朝向内管进气口方向并连接在内管进气口一端,中空管的另一端的端头在内管进气口的内侧端的缩管段与内管进气口之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珂,未经陈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20152900.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