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水中游离氯的荧光碳点纳米探针的制备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833232.5 | 申请日: | 2014-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355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赵书林;薛茗月;湛志华;张亮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华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5112 | 代理人: | 罗玉荣 |
地址: | 541004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一种检测水中游离氯的荧光碳点纳米探针的制备及其应用。首次采用由柠檬酸(CA)和L-半胱氨酸为原料合成的氮、硫共掺杂碳点(N,S-CDs)作为荧光探针,通过荧光信号猝灭检测水中游离氯。对N,S-CDs的浓度、响应时间、溶液的pH值等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在优化的条件下,体系的荧光强度猝灭程度与游离氯的浓度在0.01-100 μmol/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2= 0.9945),检测限为5nmol/L。该方法作为检测水中游离氯的有效方法,表现出显著的优势。具有简单、低成本、绿色、高选择性、快速、灵敏等特点,已经成功应用于检测桂林当地自来水、游泳池水中的游离氯,该传感方法在环境分析领域的水质分析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水中 游离 荧光 纳米 探针 制备 及其 应用 | ||
【主权项】:
一种检测水中游离氯的荧光碳点纳米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1)称取2.0 g 柠檬酸(9.5 mmol)和1 g L‑半胱氨酸(8.3 mmol)溶解在5 mL水中;(2)然后在70℃下蒸发至干;(3)然后转移到聚四氟乙烯内衬的高压反应釜里,以每分钟10℃的速率加热至200 ℃,并保持3 h,得到的红棕色溶液;(4)用1 mol/LNaOH溶液调节pH至7.0;(5)然后以12000 rmp的速度离心,得到N, S‑CDs水溶液;(6)透析(MWCO:1 KDa,孔隙大小:1.0 nm),分离未反应的物质,于4 ℃避光保存。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师范大学;,未经广西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833232.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