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g-氮化碳复合的二氧化钛光触媒活性炭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810678.6 | 申请日: | 2014-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880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06 |
发明(设计)人: | 张延荣;廖文娟;王乃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7/24 | 分类号: | B01J27/24;B01J20/20;B01J20/30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梁鹏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g-氮化碳复合的二氧化钛光触媒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包括:(a)将钛酸酯和醇的溶液,向该溶液中加入g-氮化碳颗粒,搅拌均匀后获得混合溶液;(b)将混合溶液放置到高压釜中执行反应,接着自然冷却至室温并收集反应产物,由此制得负载有g-氮化碳颗粒的二氧化钛颗粒;(c)将该复合二氧化钛颗粒分散在去离子水中并配置乳浊液,然后将椰壳活性炭浸泡在该乳浊液中,摇荡烘干即得到具备可见光响应特性的二氧化钛光触媒活性炭产品。通过本发明,可制得拥有可见光响应特性、平均粒径为5~7纳米的二氧化钛颗粒,并且其活性获得显著改善,吸附污染物更为高效彻底,同时具备便于操控、生产成本低等特点。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氮化 复合 氧化 触媒 活性炭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g‑氮化碳复合的二氧化钛光触媒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将钛酸酯作为溶质、将醇作为溶剂来配置溶液,然后在室温条件下向该溶液中按照每100ml溶液添加0.3克~0.5克g‑氮化碳的比例来加入g‑氮化碳颗粒,搅拌均匀后获得混合溶液;(b)将步骤(a)所获得的混合溶液放置到高压釜中,并在180℃~240℃的恒温的条件下反应2小时~4小时;接着让反应釜自然冷却至室温,采用离心法或过滤方式来收集反应产物,用乙醇对反应产物进行清洗,然后在50℃~60℃的条件下干燥0.5小时~1小时,由此制得负载有g‑氮化碳颗粒且平均粒径为5纳米~7纳米的二氧化钛颗粒;(c)将上述负载有g‑氮化碳的二氧化钛颗粒分散在去离子水中并配置获得质量百分比为1g/L~10g/L的乳浊液,然后将清洗干净且比表面积设定为1400m2/g~1700m2/g的椰壳活性炭浸泡在该乳浊液中,并使用摇床摇荡5分钟~30分钟,使得负载有g‑氮化碳的二氧化钛颗粒均匀附着在椰壳活性炭的表面,烘干即得到具备可见光响应特性的二氧化钛光触媒活性炭产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810678.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