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以蓝藻藻液的超临界水气化产物回收氮磷的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87213.3 | 申请日: | 2014-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785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朱伟;张会文;龚淼;李明;包建平;肖曼;代晓炫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C05G1/00 | 分类号: | C05G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李纪昌 |
地址: | 2111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蓝藻藻液的超临界水气化产物回收氮磷的装置及方法,属于资源环境领域。本发明利用超临界水的特性将打捞上岸的蓝藻藻液直接进行气化处理后,回收液相产物中富集的藻液中大量氨氮、活性磷成分,生成MAP晶体作为作为农作物肥料施用,解决蓝藻传统处理工艺中脱水能耗高、处理周期长、资源化水平低下等问题,实现蓝藻快速处理后有效回收。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实现了两个“同步回收”,同步回收蓝藻中氮磷,及同步回收超临界水气化液相和固相中的P元素,由于P元素多赋存于固相残留中,通过固相残留中P形态的转化进入液相,进而能获得90%左右的高氮磷回收效率。 | ||
搜索关键词: | 蓝藻 临界 水气 产物 回收 装置 方法 | ||
【主权项】:
以蓝藻藻液的超临界水气化产物回收氮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贮存罐(1),进口阀(2),高压柱塞泵(3),出口阀(4),热交换器(5),气液流量阀(6),气液分离器罐(7),湿式气体流量计(8),液体流量计(9),背压阀(10),超临界反应器(11),MAP反应罐(12),低速搅拌电机M(13),氯化镁贮存槽(14),磷酸二氢钾贮存槽(15),系统压力调节阀(16),氯化镁控制阀(17),磷酸二氢钾控制阀(18),氯化镁定量给料机D(19),磷酸二氢钾定量给料机D(20),干烘间(21),pH在线监测仪(22),调控池(23),MAP晶体输送阀(24),固相振荡器(25),酸液贮存槽(26),酸液控制阀(27),酸液定量计D(28),酸液输出阀(29),控制阀(30);其中,贮存罐(1)的第一输出管依次通过进口阀(2)、高压柱塞泵(3)、出口阀(4)与热交换器(5)的第一输入管相连,热交换器(5)的第一输出管通过背压阀(10)与超临界反应器(11)的输入管连接,超临界反应器(11)的第一输出管通过系统压力调节阀(16)与热交换器(5)的第二输入管相连,超临界反应器(11)的第二输出管通过控制阀(30)与固相振荡器(25)的第一输入管相连,酸液贮存槽(26)依次通过酸液控制阀(27)、酸液定量计D(28)与固相振荡器(25)的第二输入管相连,固相振荡器(25)的第一输出管通过酸液输出阀(29)与超临界反应器(11)的输入管相连,固相振荡器(25)的第二输出管输出固相产物;热交换器(5)的第二输出管通过气液流量阀(6)与气液分离器罐(7)的输入管相连,气液分离器罐(7)的第一输出管通过湿式气体流量计(8)与干烘间(21)的第一输入管相连,气液分离器罐(7)的第二输出管通过液体流量计(9)与MAP反应罐(12)的输入管相连,氯化镁贮存槽(14)依次通过氯化镁控制阀(17)、氯化镁定量给料机D(19)与MAP反应罐(12)的输入管相连,磷酸二氢钾贮存槽(15)依次通过磷酸二氢钾控制阀(18)、磷酸二氢钾定量给料机D(20)与MAP反应罐(12)的输入管相连,MAP反应罐(12)的第一输出管通过MAP晶体输送阀(24)与干烘间(21)的第二输入管相连,干烘间(21)的第一输出管输出气相产物,第二输出管输出成品肥料,MAP反应罐(12)的第二输出管输出上清液,pH在线监测仪(22)与调控池(23)并联连接后通过管路插入MAP反应罐(12)内,低速搅拌电机M(13)的扇叶置于MAP反应罐(12)内。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787213.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荸荠营养液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空中绿化轻型基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