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溪畔杜鹃的扦插繁殖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753846.2 申请日: 2014-12-10
公开(公告)号: CN104381003A 公开(公告)日: 2015-03-04
发明(设计)人: 廖菊阳;刘艳;朱颖芳;黄滔;彭春良;唐红;魏勇;肖绿田 申请(专利权)人: 湖南省森林植物园
主分类号: A01G1/00 分类号: A01G1/00
代理公司: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3 代理人: 逯长明;许伟群
地址: 41011*** 国省代码: 湖南;4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溪畔杜鹃的扦插繁殖方法,包括场地准备;插条的选择与剪取;插条的处理;扦插以及扦插后管理。选取3~5年生溪畔杜鹃植株作为母株,剪取当年生的半木质化枝条为插条材料,将所述插条材料剪成8~10cm的插条,每根插条保持3~4个节,顶部保留3~4片完整叶片;用利刃将所述插条顶部距芽0.5cm处削平,插条基部距芽2cm处,以利刃与插条呈45度夹角,削去长度为0.5cm的一段,切口呈马耳形;并且将顶部保留的3~4片完整叶片的每片叶片均剪掉2/3。本发明有效地解决了溪畔杜鹃扦插不易生根、扦插繁殖率低的难题,生根率可达82%以上,插条生根只需要70天,是溪畔杜鹃快速繁殖的有效方法。
搜索关键词: 杜鹃 扦插 繁殖 方法
【主权项】:
一种溪畔杜鹃的扦插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场地准备:选择开阔平坦、排水方便的田地做床,床宽1.2~1.5m,施肥量为每亩3.5kg,施加硫酸亚铁,整平;然后平铺腐殖土,压实,厚度为2cm;再铺一层过筛、粒径大小为0.2~0.3mm的新鲜黄土,厚度为2~3cm;采用多菌灵[N‑(2‑苯骈咪唑基)‑氨基甲酸甲酯]的500倍水溶液对苗床进行消毒杀菌处理;(2)插穗的选择与剪取:选取3~5年生溪畔杜鹃植株作为母株,于7~10月,剪取当年生的半木质化枝条为插条材料,将所述插条材料剪成8~10cm的插条,每根插条保持3~4个节,顶部保留3~4片完整叶片;(3)插穗的处理:用剪刀轻敲枝条基部的1/3处,将插条基部浸泡在浓度为150mg/L的双吉尔6号生根剂(GGR)中1小时,之后自然风干;(4)扦插:将处理过的插条插入步骤(1)所述的基质中,使插条基部的第1片叶离基质表面2cm±0.2cm;(5)扦插后管理:A.基质水分和环境湿度:扦插后用清水浇透插床并喷水雾,并采用喷水覆膜方式进行后续水分管理,在插床上覆盖拱棚塑料薄膜;生根期间,保持棚内相对湿度80%~90%;B.光照和温度:通过拱棚上方加盖遮阳网,实现不同光照需求;当温度在35℃以上时,遮阳率为95%;温度在20~35℃时,遮阳率为70%;温度在20℃以下,不用遮阳网;早晚、阴天、下雨天不需要遮阳;扦插初期,最适温度为20~28℃,遮阳率为30%~50%;当温度高于28℃时,采用喷水覆膜方式降温,早上10时、下午16时喷水;生根期温度保持在25~30℃,遮阳率为50%;C.病虫害防治:扦插后每10天用甲基托布津[1,2‑二(3‑甲氧碳基‑2‑硫脲基)苯]可湿性粉剂1000~1200倍和多菌灵[N‑(2‑苯骈咪唑基)‑氨基甲酸甲酯]500倍水溶液交替使用防病虫害。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省森林植物园,未经湖南省森林植物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753846.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