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车身钣金内吸音隔音减震防水零件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82493.1 | 申请日: | 2014-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9132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5 |
发明(设计)人: | 高翠梅;颜慧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新安汽车隔音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3/08 | 分类号: | B60R13/08;B29C44/04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25 | 代理人: | 赵继明 |
地址: | 201805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车身钣金内吸音隔音减震防水零件及其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吸音隔音减震防水零件包括软质零件本体,其形状车身与钣金结构相匹配,还包括硬质部,所述硬质部设置在软质零件本体底部,与软质零件本体注塑复合成型,所述硬质部和软质零件本体的接合面与水平面的角度为5‑8°,形成导水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普通聚氨酯发泡的基础上,增加硬质防水部件,使零件不但具有吸音、隔音、减震功能,还具有防水、导水功能,提高了汽车使用舒适度。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车身 钣金内 吸音 隔音 减震 防水 零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汽车车身钣金内吸音隔音减震防水零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音隔音减震防水零件包括软质零件本体和硬质部,所述软质零件本体的形状与车身钣金结构相匹配,所述硬质部设置在软质零件本体底部,与软质零件本体注塑复合成型,所述硬质部和软质零件本体的接合面与水平面的角度为5‑8°,形成导水槽,所述软质零件本体和硬质部均由聚醚和异氰酸酯材料制成,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硬质部成型步骤和复合成型步骤,所述硬质部成型步骤具体为:A1)将硬质部模具温度升至50~70℃,并保持该温度;A2)聚醚、异氰酸酯分别加入高压发泡机相应的储料灌内,作为原料,其中,聚醚、异氰酸酯的质量比为100:120;A3)在硬质部模具表面喷上脱模剂;A4)设定高压发泡机浇注流量以及浇注时间,将储料灌内的原料注入模腔;A5)闭模成型:合上硬质部模具,使原料在模腔内发泡、熟化、成型;A6)打开硬质部模具,取出硬质部;所述复合成型步骤具体为:B1)将零件模具温度升至70~80℃,并保持该温度;B2)聚醚、异氰酸酯分别加入高压发泡机相应的储料灌内,作为原料,其中,聚醚、异氰酸酯的质量比为100:46;B3)在零件模具表面喷上脱模剂;B4)将获得的硬质部预埋到模腔的相应位置;B5)设定高压发泡机浇注流量及浇注时间,将储料灌内的原料注入模腔;B6)闭模成型:合上零件模具,使原料在模腔内发泡、熟化、成型;B7)打开零件模具,获得最终产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新安汽车隔音毡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新安汽车隔音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682493.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研究导线电晕特性的特高压电晕笼
- 下一篇:一种胃癌诊断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