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河道或湖泊疏浚后硬质底质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67442.1 | 申请日: | 2014-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29099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30 |
发明(设计)人: | 孔明;张毅敏;晁建颖;彭福全;杨飞;巫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2F11/00 | 分类号: | C02F1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蒋海军 |
地址: | 21004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河道或湖泊疏浚后硬质底质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属于水体底质处理领域。具体的说,是将具有高效磷固定能力的热处理钙基海泡石和/或钙基凹凸棒粘土加入到河道或湖泊疏浚底泥中,混合均匀,并在自然环境条件下放置7‑10天,之后返填到被疏浚河道或湖泊中,用于硬质底质的修复和改良。钙基海泡石和/或钙基凹凸棒粘土材料混合到疏浚底泥中,可以有效固定疏浚底泥中的磷,矿化底泥中有机质,同时降低含水率,增加孔隙度,避免二次污染问题;处理后的疏浚底泥重新填入湖体中,可以改良疏浚后的硬质底质,增强水生生物适生性,实现了污染底泥的再利用,同时取得了改善受损底质环境的双重效果。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河道 湖泊 疏浚 硬质 底质 改良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主权项】:
一种用于河道或湖泊疏浚后硬质底质的改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改良剂由疏浚底泥和钙基粘土材料混合制成,所述钙基粘土材料和疏浚底泥的干重质量比≥10:100;所述的钙基粘土材料为钙基海泡石和/或钙基凹凸棒粘土矿物,所述的钙基海泡石分子组成为Mg4Si6O15(OH)2·6H2O,钙基凹凸棒粘土矿物分子组成Mg5Si8O20(OH)2(OH2)4·4H2O。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未经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667442.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