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级阻尼能量吸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91002.2 | 申请日: | 2014-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703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刘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海峰 |
主分类号: | F16F9/18 | 分类号: | F16F9/18;F16F9/32;F16F9/34;F16F9/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级阻尼能量吸收方法,具体方法如下:油压空间和第二油压空间中充满油液,在受外力挤压时,内筒体相对于外筒体做压缩运动,油液通过阻尼体上的阻尼孔;油液进入缓压空间后,推动下浮动活塞向下运动,下浮动活塞将第二油压空间的油液通过阻尼口压入第二缓压空间本发明采用可以通过阻尼两次吸收能量的结构,有效提高了能量吸收能力,避免了减震器偏“软”的情况,有利于汽车和轨道车辆的正常行驶以及飞机的正常起降。 | ||
搜索关键词: | 二级 阻尼 能量 吸收 方法 | ||
【主权项】:
二级阻尼能量吸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如下所述装置:装置包括内筒体(1)、外筒体(2)、阻尼体(4)、下浮动活塞(5)、承压筒(6)和承压环(7);外筒体(2)上端封闭,外筒体(2)下端开放,内筒体(1)上端开放,内筒体(1)下端封闭;承压筒(6)设置于内筒体(1)内,承压筒(6)与内筒体(1)的底部连接,承压环(7)的外圆面与内筒体(1)的内表面连接,承压环(7)的内表面与承压筒(6)的外表面连接,下浮动活塞(5)欢动设置于承压筒(6)内,承压筒(6)上开设有至少一个阻尼口(3),下浮动活塞(5)位于阻尼口(3)的上方;阻尼体(4)设置于内筒体(1)的顶部,阻尼体(4)上开设有阻尼孔(8);内筒体(1)滑动设置于外筒体(2)中,内筒体(1)顶端与外筒体(2)顶端之间的空间构成油压空间(9);内筒体(1)内阻尼体(4)与下浮动活塞(5)之间的空间构成缓压空间(10);承压筒(6)内下浮动活塞(5)与内筒体(1)底部之间的空间构成第二油压空间(11);内筒体(1)与承压筒(6)之间的空间构成第二缓压空间(12);具体方法如下:油压空间(9)和第二油压空间(11)中充满油液,在受外力挤压时,内筒体(1)相对于外筒体(2)做压缩运动,油液通过阻尼体(4)上的阻尼孔(8);油液进入缓压空间(10)后,推动下浮动活塞(5)向下运动,下浮动活塞(5)将第二油压空间(11)的油液通过阻尼口(3)压入第二缓压空间(12)。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海峰,未经刘海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591002.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变速器
- 下一篇:九座乘用车盘式制动器用摩擦材料及盘式刹车片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