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设施蚕豆特早熟高效栽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55501.6 | 申请日: | 2014-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037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吴春芳;夏礼如;刘水东;卞晓春;曹云英;林晶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 |
代理公司: | 南通市永通专利事务所 32100 | 代理人: | 葛雷 |
地址: | 226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设施蚕豆特早熟高效栽培方法,12月份开始采收鲜荚至五一节采收结束,依次包括浸种、培育芽苗、芽苗人工春化处理、(黑)膜下滴灌移栽、架遮阳网、架一层薄膜、架二层薄膜、棚内温湿调控等田间管理步骤。本发明采用人工春化的蚕豆芽苗从8月底至10月底进行移栽,通过加盖覆盖物及膜下滴灌系统,进行温湿调控管理,鲜荚产量比露地增加60%以上,适栽时间长达3个月,鲜荚采收时间长达6个月,一季鲜食蚕豆亩产值达1万元以上,跟其它设施果蔬比,省工、省本、风险低、纯效益高及生态效应显著。 | ||
搜索关键词: | 设施 蚕豆 早熟 高效 栽培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设施蚕豆特早熟高效栽培方法,其特征是:依次包括下列步骤:(1)浸种:将种子放至缸的1/2后,往缸内注水浸泡,让缸内的水少量溢出,浸泡3‑10小时后,捞出种子再用多菌灵悬浮剂溶液拌种;(2)芽苗培育:将种子播入装有蚕豆育苗基质的50孔穴盘内,1粒1穴,再加盖基质直至看不到穴盘的边框,滴灌均匀喷水至湿润,棚内温度保持20~30℃,早、晚各喷一次水;7‑12天后,当植株幼茎达6‑8cm,且淡绿色,柔软,起苗装入周转框,每框1500株;(3)人工春化处理芽苗:将装有芽苗的周转框置于可调控温湿度的人工气候室进行春化处理,温度控制在0‑15℃间,放置5‑25天,进行人工春化处理;(4)膜下滴灌移栽:将春化后的蚕豆芽苗移栽于已准备好的6米、8米单体钢架大棚及连栋钢架大棚内,按亩密度1500‑2500株,宽窄行130×80cm移栽,穴距22‑26cm;移栽时间对应采荚时间为:8月底至9月上旬移栽的蚕豆芽苗,亩密度1500株,元旦开始鲜荚采收;9月中旬至10月初移栽的蚕豆芽苗,亩密度2000株,春节开始鲜荚采收;10月中下旬移栽的蚕豆芽苗,亩密度2000株,3月底4月初开始钱荚采收;(5)架遮阳网:针对8月底9月初移栽的苗,如温度高于30℃,在移栽后钢架棚上架遮阳网遮阴,上午8点盖上,下午4点揭开,早/晚滴灌一次水分。(6)架一层薄膜:10月下旬架一层农用薄膜 这时最高气温低于15℃,白天四边通风,晚上两边通风口放下,保持两头棚门通风;(7)架二层薄膜:12月中下旬架内棚膜,内棚膜的作用主要是夜间保温作用,保花和小荚不受冻害,早上8点后将内棚膜揭开,下午16点盖好;(8)棚内温湿调控: 温度调控:温度调控跟物候期相关,苗期分枝期适宜温度为12‑15℃,现蕾开花期温度适宜在15‑18℃,开花结荚期温度适宜在18‑25℃;高温段调控极限高温30 ℃以下:8月底—9月上旬、9月中下旬—10月上旬移栽:采取滴灌、遮盖遮阳网、通风及延迟铺地膜措施进行降温管理;10月中下旬后移栽:膜下滴灌移栽,通风即可;低温段调控极限低温0℃以上;湿度调控:跟24节气相关,湿度调控管理关键:与设施蚕豆生长期相关的节气为立秋—霜降:针对8月底至9月15日移栽的蚕豆,7‑10天滴灌一次;霜降—立春:无需滴灌;立春—立夏:2月底至3月底10‑15天滴灌一次,3月底后7‑10天滴灌一次,保持土壤湿润,总体棚内相对湿度为60%‑80%;(9)田间管理:肥水管理:蚕豆芽苗移栽后,滴灌2‑3次缓苗水;现蕾开花后开始滴灌施肥,每亩追施尿素5千克;结荚期每隔7~l0天滴灌一次水,小水勤灌,保持湿润,结荚期还结合防病喷施0.5‑1%氮肥及硼、锌、钾微量元素;打顶整枝:下部始花发黑,抽出黑色部分看到小荚约1公分时摘除顶心;整除无头枝、空枝及多余枝,每株保持有效分枝数10‑15个;棚膜管理:根据温度控制范围,气温最高温度﹤10 ℃,二层棚膜只需把两头打开最大通风口;气温最高温度﹥10℃,除通两头外,增加两边通风;自3月中旬起,日平均温度稳定超过10℃,除去二层棚膜,同时一层膜全天开启通风;当棚内气温超过30℃或达到里外持平程度,须增开裙膜和夜间全开启通风。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未经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555501.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升食用型甘薯块根品质的栽培方法
- 下一篇:一种界首市梧桐树育苗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