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相变蓄能空调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33622.0 | 申请日: | 2014-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796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荣;许加潭;李宇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英普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刘克宽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创造涉及一种相变蓄能空调系统,其结构包括通过冷却塔、冷却水循环泵组、制冷主机、末端负载和冷冻水循环泵组,制冷主机包括有冷凝器和蒸发器,还包括蓄冷循环系统,该蓄冷循环系统包括蓄冷槽、变频水泵和若干个电动阀,通过控制若干个电动阀的开闭能够实现多种蓄冷、放冷模式之间灵活变换,使制冷主机保持在最佳能效比状态工作,达到最佳节能效果,使“移峰填谷”性能得到最优化,并可获得最稳定的冷冻水出水温度,提高制冷性能;同时,还能够扩展制冷主机容量,可大幅度降低系统的整体装机容量和供电设备,节省巨额的初装费用;另外,该相变蓄能空调系统结构简单,所占用空间较小,应用较为方便。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相变 蓄能 空调 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相变蓄能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水循环系统、冷冻水循环系统和蓄冷循环系统;冷却水循环系统包括冷却水进水管道、冷却水回水管道、冷却塔、冷却水循环泵组和制冷主机,制冷主机包括冷凝器和蒸发器,冷却水进水管道的一端连接冷凝器的进水口,冷却水进水管道的另一端连接冷却塔的出水口,冷却水回水管道的一端连接冷凝器的出水口,冷却水回水管道的另一端连接冷却塔的出水口,冷却水循环泵组设置于冷却水进水管道上;冷冻水循环系统包括冷冻水进水管道、冷冻水回水管道、蒸发器、末端负载和冷冻水循环泵组,冷冻水进水管道的一端连接蒸发器的出水口,冷冻水进水管道的另一端连接末端负载的进水口,冷冻水回水管道的一端连接蒸发器的出水口,冷冻水回水管道的另一端连接末端负载的出水口,冷冻水循环泵组设置于冷冻水回水管道上;蓄冷循环系统包括蓄冷槽、变频水泵、第一电动阀、第二电动阀、第三电动阀、第四电动阀、第五电动阀和第六电动阀,第一电动阀的进水口分别连接冷却水循环泵组的出水口、第四电动阀的进水口,第一电动阀的出水口分别连接蒸发器的进水口、第六电动阀的出水口,第四电动阀的出水口分别连接第三电动阀的出水口、蓄冷槽的进水口,第六电动阀的进水口分别连接变频水泵的出水口、第六电动阀的进水口,变频水泵的进水口连接蓄冷槽的出水口,第二电动阀的进水口分别连接第三电动阀的进水口、蒸发器的出水口,第二电动阀的出水口分别连接第五电动阀的出水口、末端负载的进水口;第二电动阀、第四电动阀和第六电动阀关闭,第一电动阀、第三电动阀和第五电动阀开启时,从蒸发器流出的低温冷冻水经过第三电动阀流入蓄冷槽,蓄冷槽吸收冷量进行蓄冷并将流经其内的低温冷冻水变为中温冷冻水,中温冷冻水再依次流经变频水泵、第五电动阀达到末端负载,中温冷冻水与末端负载进行热交换变为高温冷冻水,高温冷冻水依次流经冷冻水循环泵组、第一电动阀回到至蒸发器并与其再次进行热交换变为低温冷冻水,形成蓄冷槽蓄冷加末端负载放冷模式;第二电动阀、第四电动阀和第六电动阀关闭,第一电动阀、第三电动阀和第五电动阀开启时,从蒸发器流出的中温冷冻水经过第三电动阀流入蓄冷槽,蓄冷槽释放冷量并将流经其内的中温冷冻水变为低温冷冻水,低温冷冻水再依次流经变频水泵、第五电动阀达到末端负载,低温冷冻水与末端负载进行热交换变为高温冷冻水,高温冷冻水依次流经冷冻水循环泵组、第一电动阀回到至蒸发器并与其再次进行热交换变为中温冷冻水,形成蓄冷槽放冷加末端负载放冷模式;第一电动阀、第三电动阀和第五电动阀关闭,第二电动阀、第四电动阀、第六电动阀开启时,从蒸发器流出的低温冷冻水经过第二电动阀达到末端负载,低温冷冻水在末端负载与其进行热交换变为高温冷冻水,高温冷冻水依次流经冷冻水循环泵组、第四电动阀流入蓄冷槽,蓄冷槽释放冷量将流经其内的高温冷冻水变为中温冷冻水,中温冷冻水再依次流经变频水泵、第六电动阀回流至蒸发器并与其进行热交换变为低温冷冻水,形成串联放冷模式;蓄冷槽内置有固液相变材料。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英普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英普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533622.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