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丙烯防伪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81983.5 | 申请日: | 2014-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119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王超军;欧阳春平;刘奇祥;蔡彤旻;殷朝纲;焦建;杨晖;曾祥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12 | 分类号: | C08L23/12;C08K3/22;C08J3/22;C09K11/06 |
代理公司: | 广州致信伟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3 | 代理人: | 伍嘉陵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丙烯防伪薄膜及其制备方法,聚丙烯防伪薄膜,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100份聚丙烯;0.1~20份防伪母粒;0~1份加工助剂;所述防伪母粒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30~99.9%载体树脂;0.01~15%荧光粉;0.01~65%编码物质;0~3.25%助剂;载体树脂为聚丙烯;其制备方法:用大、小两台挤出机分别将聚丙烯、加工助剂和防伪母粒挤塑至共挤机头,聚丙烯和加工助剂混合均匀后从大挤出机中挤出,防伪母粒从小挤出机中挤出,挤出双色泡管后经吹胀、牵引、收卷,即得;通过采用特定共挤吹膜工艺,使得防伪条与聚丙烯薄膜融结为一体,具有良好的结合力;生产工艺简单,且防伪成本低,更容易加工成型和批量化生产;根据防伪条上的荧光特征和编码信息实现对产品的真伪鉴别和溯源。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丙烯 防伪 薄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聚丙烯防伪薄膜,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聚丙烯 100份;防伪母粒 0.1~20份;加工助剂 0~1份;其中,所述防伪母粒,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如下组分:载体树脂 30~99.9%;荧光粉 0.01~15%;编码物质 0.01~65%;助剂 0~3.25%;所述载体树脂为聚丙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481983.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中高碳钢连铸坯表面裂纹检查装置
- 下一篇:高精度自动影像设备传送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