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固体碳材料的气相后处理改性装置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53563.6 | 申请日: | 2014-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1751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苏党生;王博伦;刘洪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1B32/168 | 分类号: | C01B32/168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21002 | 代理人: | 许宗富,周秀梅 |
地址: | 11001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体碳材料的气相后处理改性装置和方法,属于无机化学合成技术领域。该方法是将固体碳材料在一定温度下,通过封闭加热气源物质,产生一定压力的气相对碳材料进行后改性处理,碳材料与气源物质不直接接触,改性后的固体碳材料可直接用于催化反应作为催化剂,也可以经过洗涤后,再回收、干燥得到。经本发明氧化处理的固体碳材料,表面含氧量显著上升,催化氧化反应得到的环氧化物选择性上升。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体 材料 气相后 处理 改性 装置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固体碳材料的后处理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利用后处理改性装置进行,所述后处理改性装置包括带有内衬的晶化釜,晶化釜内放置上部开口的容器,所述容器的侧壁与底部开设若干通孔,容器通过支架与晶化釜内衬底部相分隔;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固体碳材料的装填:将固体碳材料装入晶化釜内衬中的容器内,内衬底部盛装气源物质,气源物质与固体碳材料不直接接触,气源物质与固体碳材料的重量比为(10~1000)∶1;所述固体碳材料为以sp2或sp3杂化的碳‑碳键连接的碳材料,其熔点大于200℃;所述气源物质在常温时为固态或液态,在80~200℃时能够产生气体;(2)气相改性处理:将装有固体碳材料和气源物质的内衬装入晶化釜并封闭,在80~200℃条件下静置0.5~100h;(3)回收分离:经步骤(2)气相改性处理后的固体碳材料,直接作为催化剂用于催化反应;或者经过洗涤、回收和干燥得到改性后的固体碳材料。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453563.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球壳状三维石墨烯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配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