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再生木塑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18288.4 | 申请日: | 2014-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518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发明(设计)人: | 徐小环;陈建平;刘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圆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97/02 | 分类号: | C08L97/02;C08L51/06;C08L27/06;C08L23/12;C08L9/06;C08L23/08;C08K3/34;C08F255/02 |
代理公司: | 武汉荆楚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15 | 代理人: | 刘治河 |
地址: | 322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再生木塑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材料制备技术领域。该制备方法通过对再生聚乙烯、再生聚丙烯、PVC的前处理,与丁苯橡胶、POE、超细滑石粉共混改性制备木塑复合材料基料,再与改性后的木粉进行复合,制备再生木塑复合材料。本发明所选用的再生聚乙烯、再生聚丙烯均为再生回收料,有效地提升了再生塑料的利用价值,木粉的深加工利用,实现了生物质材料的循环再利用,保护了生态环境。通过复合改性技术制得的再生木塑复合材料,具有质轻、高刚性、高韧性和可循环利用的特点,成型加工后的产品,更加木质化,比采用单一的聚烯烃或PVC与木粉改性的木塑产品性能更加优越,使用范围更加广泛。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再生 复合材料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再生木塑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一再生木塑复合材料基料的制备A将再生聚乙烯在干燥器中干燥,干燥温度为110℃,得到水分含量≤3%的再生聚乙烯,将干燥后的再生聚乙烯和马来酸酐接枝剂分别按质量百分比为:再生聚乙烯 95~98%马来酸酐接枝剂 2~5%的比例在高速混合机中高速混合均匀,混合时间5~10min,温度为90~100℃,得到再生聚乙烯混合料,备用;B将再生聚丙烯在干燥器中干燥,干燥温度为110℃,得到水分含量≤3%的再生聚丙烯,将干燥后的再生聚丙烯和钛酸酯偶联剂分别按质量百分比为:再生聚丙烯 95~98%钛酸酯偶联剂 2~5%的比例在高速混合机中高速混合5~10min,温度为90~100℃,得到再生聚丙烯混合料,备用;C将PVC和稳定剂分别按质量百分比为:PVC 90%稳定剂 10%的比例在高速混合机中高速混合15min,温度110℃,然后在低速混合机中进行混合10min,温度为45℃,得到PVC混合料,备用;D将经A步骤得到的再生聚乙烯混合料和B步骤得到的再生聚丙烯混合料和C步骤得到的PVC混合料和丁苯橡胶、POE分别按质量百分比:的比例在高速混合机上混合均匀,然后在双螺杆挤出机上进行挤出造粒制取复合改性原料,双螺杆挤出机长径比为38:1,温区1至温区10的温度依次为165℃、175℃、175℃、180℃、180℃、185℃、185℃、185℃、175℃和170℃;E将D步骤所得的复合改性原料和超细滑石粉分别按质量百分比:复合改性原料 90~95%超细滑石粉 5~10%的比例在高速混合机上混合均匀,然后在双螺杆挤出机上进行挤出造粒制取再生木塑复合材料基料;其中,双螺杆挤出机长径比为38:1,温区1至温区10的温度依次为155℃、165℃、165℃、170℃、170℃、175℃、175℃、175℃、165℃和160℃;二改性木粉的制备将木粉和液态硅烷偶联剂、液态铝钛复合偶联剂分别按质量百分比为:木粉 90%液态硅烷偶联剂 8%液态铝钛复合偶联剂 2%的比例,将木粉在高速混合机中先混合15min,使水分含量低于5%,然后采用高压熔融喷雾法将液态硅烷偶联剂、液态铝钛复合偶联剂分别注入高速混合机中,对木粉进行表面改性,得到改性木粉,液态铝钛复合偶联剂型号为OL‑AT1618,混合时间35min,温度80℃;三再生木塑复合材料的制备将步骤一所制得的再生木塑复合材料基料和步骤二所制得的改性木粉分别按质量百分比为:再生木塑复合材料基料 40~55%改性木粉 45~60%的比例在高速混合机中高速混合均匀,得到再生木塑混合料,将再生木塑混合料投入密炼机中进行密炼,密炼温度75℃,时间20min,将密炼好的再生木塑混合料投入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得到再生木塑复合材料;其中,双螺杆挤出机长径比为42:1,温区1至温区9的温度依次为120℃、115℃、100℃、95℃、80℃、70℃、75℃、80℃和9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圆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圆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418288.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