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05873.0 | 申请日: | 2014-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01338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30 |
发明(设计)人: | 杜宁;赵文甲;杨德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139 | 分类号: | H01M4/139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沈自军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以钴盐和尿素为原料,通过水热反应结合热处理在衬底上合成氧化亚钴纳米线阵列;(2)在氧化亚钴纳米线阵列上沉积电极材料,得到锂离子电池负极。本发明具有生产工艺简单,重现性好,生产成本低廉的优点,本发明制得的锂离子电池负极具有高比容量以及优越的循环性能,在500mA的电流密度下,20次循环以后,比容量大约900mAh/g。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负极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以钴盐和尿素为原料,通过水热反应结合热处理在衬底上合成氧化亚钴纳米线阵列;(2)在氧化亚钴纳米线阵列上沉积电极材料,得到锂离子电池负极;所述钴盐的浓度为0.8~1.2mol/L;所述尿素的浓度为0.4~0.6mol/L;所述水热反应的温度为90~100℃,时间为4‑6h;所述热处理的温度为300‑500℃,时间为2‑3h;所述氧化亚钴纳米线阵列的长度为100~1000nm,直径10~500nm,尖端逐渐变细,呈针尖状;所述沉积的方法为溅射;所述溅射的操作参数为:氩气流量为10~1000sccm,腔体气压为0.1~100Pa,溅射功率为10~1000W,溅射时间为1~300min;所述电极材料为硅。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405873.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锂硒电池正极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纳米片状磷酸铁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