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胭脂鱼循环水控温规模繁育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405407.2 | 申请日: | 2014-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707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梁洪海;占阳;吴明传;周平;陈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永丰一帆水产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南昌洪达专利事务所 36111 | 代理人: | 刘凌峰 |
地址: | 33150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胭脂鱼循环水控温规模繁育方法,它包括亲鱼选择、亲鱼培育、人工催产、人工受精、人工孵化、仔鱼培育和病害防治等步骤,其中人工繁殖过程采用的循环水控温技术将水温控制在15℃~20℃以及用水循环高效利用,大大延长了胭脂鱼繁殖盛期,避免了早期水温过低、晚期水温过高对人工繁殖的不利影响,解决了繁殖期间水量不足、水质恶化、无污染的难题。该方法是通过以上从科学实验研究和生产实践得到的技术方案,可以使胭脂鱼的催产率、产卵率、受精率、孵化率和出苗率大幅提升,解决了胭脂鱼规模繁育的瓶颈,对胭脂鱼的科学研究、种群保护和人工养殖都具有重大意义。 | ||
搜索关键词: | 胭脂 循环 水控温 规模 繁育 方法 | ||
【主权项】:
胭脂鱼循环水控温规模繁育方法,其特征繁育方法为:(1)亲鱼选择:按生物学特征、年龄、体长体重和雌雄鉴别选择;生物学特征:胭脂鱼体长为体高的2.4~3.6倍,为头长的3.4~5.1倍,为尾柄长的7.8~8.9倍,为尾柄高的11.9~13.8倍,头长为吻长的2.0~2.9倍,为眼径的8.6~10.8倍,背鳍4.50—57,臀鳍3.11—12;侧线鳞48—53;外侧鳃耙30—39;下咽齿1行,50—80,年龄体重:雌鱼7龄或7龄以上,体重8㎏以上,体长75㎝以上;雄鱼6龄以上,体长70㎝以上,体重7㎏以上;雌雄鉴别:雌鱼臀鳍较尖,第三分枝鳍条较长,追星小而光滑,尾鳍下叶第一分枝鳍条上的追星也较小,生殖季节从眼径鳃盖上缘到头顶,有一条猩红色斜纹,雄鱼臀鳍较圆,第三分枝鳍条较短,追星大而粗糙,尾鳍下叶第一分枝鳍条上的追星也较大,生殖季节从眼径鳃盖上缘到头顶有一条猩红斜纹;(2)亲鱼培育:场地应选择通风向阳,水源充足,水质优良,水质无污染,排灌方便,排灌分流,壤土或沙壤土,适合建池养鱼的养殖场地;水质要求清新、无污染、溶氧充足、水源充足,溶解氧在4毫克/升以上,透明度30厘米左右,pH值6.5~8.5;产卵前1个月,每天冲水5~6小时,以刺激亲鱼性腺发育;培育池要求堤埂坚实,无漏渗,积淤浅,水源充足,排灌方便,单池以5~10亩,水深1.8~2.5米为宜;放养密度,5~6龄亲鱼,体重6~10千克/尾,每亩放养雌、雄亲鱼200~300公斤;搭配鲢鱼、鳙鱼苗种或成鱼,也可混养匙吻鲟等亲鱼;亲鱼饲料以配合饲料为主,要补充一些水蚯蚓、杂鱼浆;每天投喂饲料量掌握在池中亲鱼体重的1~5%,日投量应随水温变化调节;水温在20℃~32℃时,每天上、下午各投饲1次;水温16~20℃以下,每天投喂1次,8℃以下停喂,产卵前的30天左右开始冲水,避免亲鱼过肥;(3)人工催产:选择性成熟较好的雌雄亲鱼,移养至暂养池中分开暂养;水温维持在15~20℃,纳米微管曝气充氧并使水体流动;暂养期间,停止喂食,催产所用的药物为促排卵素2号、注射用绒促性素、马来酸地欧酮搭配使用;雌雄亲本注射剂量不同,采用低剂量催熟、高剂量催产,针距为24小时,具体催产剂量如下:(4)人工受精:采用半干法进行受精,将雌亲鱼捞起,将成熟卵子挤到擦干的盆内,另将雄亲鱼精液挤出或以吸管吸出,用0.3~0.5%食盐水稀释后倒入装卵子的盆中,用羽毛轻搅拌使精卵混合,加入小量清水,再搅拌1~2分钟,加清水洗卵3~4次,即可移入吸水框或小网箱吸水;产后亲鱼注射葡萄糖10ml和硫酸庆大霉素1ml消炎,放回原亲鱼池;(5)人工孵化:使用有效的循环水控温孵化系统,包括调温循环水系统、多级循环过滤池、净化池、蓄水池、遮阳网等设施,使循环水达到最适合胭脂鱼孵化的水温、水流和水质条件,从而大大提高孵化率;水温控制在15℃‑20℃;最适水温为16℃~18℃;循环水流量控制在10~15升/分钟;水质清新,无悬浮物,无毒、无害、无污染,浮游生物少,溶解氧在6毫克/升以上,pH6.5~8.5;放卵密度为2000~3000粒/升;使用循环水温控孵化系统也达到了节水的目的;(6)仔鱼培育:出膜后鱼苗至平游阶段,采用微流水方式培育,将出膜后仔鱼放入仔鱼培育池,仔鱼培育池5m×1.6m×0.75m,仔鱼的放养密度为每立方米水体0.8万~1万尾,培育期间要求水流均匀、水质清新、溶氧充足,保持仔鱼静卧池底,及时疏散成堆鱼苗,及时剔除死苗、脏污,培育期间依水温不同需3~5天仔鱼开始垂直游动,4~6天开始平游;平游后则可下塘进行夏花培育或出售;(7)病害防治:人工繁殖过程中注意水质控制,特别警惕氨氮、亚硝酸盐超标,胭脂鱼催产亲鱼N02--N 的SS在0.005mg /L以下,水温控制在15~20℃,pH 值为7.0 ~ 8.5,NH3-N为 0.1mg /L 以下;仔鱼易患窒息、气泡病、水霉病、畸形病等病,导致仔鱼大批死亡,这也是造成胭脂鱼水花鱼苗成活率低下的原因。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永丰一帆水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永丰一帆水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405407.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