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零空间微分算子和盲源分离的轴承复合故障诊断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41604.2 | 申请日: | 2014-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1117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05 |
发明(设计)人: | 崔玲丽;吴春光;翟浩;邬娜;马春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13/04 | 分类号: | G01M1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03 | 代理人: | 沈波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零空间微分算子和盲源分离的轴承复合故障诊断方法,属于轴承故障诊断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基于轴承故障特征的零空间微分算子,将轴承故障信号(轴承正常部分旋转引起的随机振动、故障冲击成分及噪声)分解成一系列局部窄带信号(包含故障特征的成分),然后将所得窄带信号与轴承信号看作一组观测信号,利用盲源分离算法对上述观测信号进行盲源分离实现轴承复合故障的分离,最后将分离所得的信号进行Hilbert解调处理继而提取轴承的故障特征最终实现轴承的复合故障诊断。在新的观测信号中,观测信号的数目大于源信号数目,这样便满足盲源分离算法所需的前提假设,进而实现轴承复合故障的分离及特征提取。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空间 微分 算子 分离 轴承 复合 故障诊断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零空间微分算子和盲源分离的轴承复合故障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依据故障振动模型利用Matlab编程构造相应的零空间微分算子,利用基于轴承故障特征的零空间微分算子对待分析的轴承复合故障信号进行分解,将分解得到的窄带信号与轴承复合故障信号看作一组观测信号进行盲源分离,对分离后信号进行解调分析得到故障特征;其中用到的轴承故障振动模型是依据轴承的故障机理建立起来的;根据轴承故障机理的轴承故障振动模型可近似看作质量‑弹簧‑阻尼系统,为周期性的指数衰减函数:x(t)=Σ-∞+∞ke-ntcosωtδ(t-kT0)]]>其中,可以认为指数衰减函数为轴承故障振动模型的基本分量即:y(t)=ke‑ntcos(ωt)由动力学易知上式为二阶微分方程y″+2ny′+ω2y=0的近似解,即y(t)=ke‑ntcos(ωt)处在二阶微分算子y″+2ny′+ω2y=0的零空间内;对于轴承故障信号模型:y(t)=ke‑ntcos(ωt)其处在微分算子d2/dt2‑2a(t)′d/a(t)dt+ω(t)2+2(a(t)′/a(t))2的零空间内;其中a(t)=ke‑nt;其中零空间分解算法详细步骤如下:(1)输入轴承复合故障信号S,终止阈值ε,λ20,γ0和λ10的初始值;令j=0,Uj=0,λj1=λ01,γj=γ0;(2)按下式计算Φ^=-(ATA+λ2M2TM2)-1ATD2(S-U);]]>(3)按下式计算参数λ^j+1=11+γjSTM(λ1j,γj,T)TSSTM(λ1j,γj,T)TM(λ1j,γj,T)S;]]>(4)按下式计算U^j+1=(TTT+(1+γj)λ1j+1E)-1(TTTS+γjλ1j+1S);]]>(5)按下式计算γj+1:γj+1=(S-U^j+1)S||S-U^j+1||2-1;]]>(6)判断是否满足若满足,则输出及U=S‑R;否则令j=j+1回到步骤(3);其中,p和q可以从中获得,矩阵Ax是对角元素为x向量的对角矩阵;E是单位矩阵,D1和D2代表一阶和二阶微分矩阵,是拉格朗日参数,是保留在Tc的零空间中确定S‑R的信息量的参数;其中的盲源分离过程采用特征矩阵近似联合对角化算法实现具体步骤如下:(1)将窄带信号与轴承复合故障信号组成一组观测信号;(2)对上述观测信号预白化处理,得到白化后的观测矩阵及白化矩阵;(3)上述所得信号进行联合对角化处理;(4)得到估计的源信号。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341604.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