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小兰花茶的手工制作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410317593.4 | 申请日: | 2014-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710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徐礼柱;林世仓;王谋付;吴福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舒城县南港茶叶专业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13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兰花茶的手工制作工艺,包括鲜叶采摘、分级摊晾、杀青、初揉、初干、复揉、提毫、烘干等步骤。本发明生产出来的小兰花茶外形紧结,色泽翠绿亮润,银毫显露,品相美观,嫩香持久,富有兰花清香,冲泡出来的茶水色、香、味俱佳,汤色嫩绿明净,香味醇厚持久,口感独特有韵,大大提升了小兰花茶的茶叶品质。 | ||
搜索关键词: | 花茶 手工 制作 工艺 | ||
【主权项】:
小兰花茶的手工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鲜叶采摘、分级摊晾、杀青、做形、初烘、足烘、拣剔、提香等步骤,具体步骤如下:(1)鲜叶采摘采摘春茶的一芽一叶初展、一芽一叶开展、一芽二叶初展的鲜叶,原料芽叶成朵、大小均匀、新鲜干净,采摘时应为晴朗天气下午1:00‑5:00时为佳;(2)分级摊晾按等级要求将不同种类的鲜叶分开,按等级归堆,分别摊放在竹匾上,室温控制在20‑35℃,中间要适时轻轻翻叶,使其均匀失水,以鲜叶失水率达到15‑20%为标准;(3)杀青先将上述摊凉好的茶叶放入臭氧水中浸泡30‑40分钟,再将茶叶从臭氧水中取出,先将采摘的鲜叶放入臭氧水中浸泡30‑40 min,再将鲜叶从臭氧水中取出,进行低温真空干燥,温度控制在25‑30℃,至茶叶含水率达到35‑40%;放入双口锅内进行杀青,每锅投叶量60‑80克,前锅温控制在110‑120℃,抖炒,当叶色变暗,香气显露,转到后锅,后锅温度90℃左右;(4)做形舒城小兰花的做形,根据小兰花的档次,高档小兰花的做形是理条手工炒制在前锅(生锅)主要是杀青,在后锅(熟锅)是杀青兼做形,高档小兰花炒把用力轻,顺时针轻炒,起到理条作用;低档小兰花在后锅中炒把用力大点,按压炒把炒制,使条索紧实,俗称“钻把子”;(5)初烘 温度控制在110℃左右,用当地红木炭火烘笼进行初烘,摊叶厚度1CM,每隔2—3分钟轻翻一次,翻的过程烘笼要离开火盆,翻后要轻拍两下,以免碎叶落入火盆生烟,影响茶叶品质;稍有触手感,烘至7成干左右下烘摊凉,时间2—3小时,利于茶叶中水分重新分布;(6)足烘 温度控制在90℃,以2—3次初烘叶合并,用当地红木炭火烘笼进行足烘,采用红木炭火烘笼打足火,温度为90‑95℃,每隔2‑3分钟轻翻1次,直至足干,含水率低于6‑8%,茶香显露,色泽显毫,手捻茶叶呈细末状,即可下烘;(7)拣剔 足烘叶拣剔前,先摊放2—3小时,使茶叶吸收空气中水汽,回潮,以免在拣剔过程碎叶;拣剔除杂物,黄片,不符合标准叶;(8)提香 用碳火或提香机,碳火温度控制在100℃左右,每隔2分钟左右轻翻一次,烘8到10分钟,下烘;提香机温度设置80℃,时间10分钟;提香后等温度降至常温后,立即包装进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舒城县南港茶叶专业合作社;,未经舒城县南港茶叶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317593.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绿茶初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菇香奶茶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