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拟南芥的镁毒害胁迫处理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261206.X | 申请日: | 2014-06-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993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15 |
| 发明(设计)人: | 郭万里;丛悦玺;梁宗锁;杨东风;吕洪飞;陈绍宁;祁哲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2N15/01 | 分类号: | C12N15/01 |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 33220 | 代理人: | 蒋卫东 |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拟南芥的镁毒害胁迫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培养基的配置(2)拟南芥的种植(3)镁胁迫处理方法:将拟南芥种子单粒成行种植在培养基上,将培养皿封口后置于4℃冰箱中处理2天;然后将培养皿竖直培养在温室中,培养条件是22℃±1℃,光强65uMm-2s-1,16h光照/8h黑暗;通过对镁胁迫培养基上生长28天的EMS突变株的形态特征观察,筛选性状优良的突变株,移栽到含有全部养分的蛭石中正常培养。本发明建立了科学合理的拟南芥镁胁迫培养体系,成功筛选到性状优良的镁毒害响应EMS突变体。本发明不仅为模式植物拟南芥提供了坚实的科研基础,也为未来农业应用高镁土壤生产粮食奠定理论基石。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拟南芥 毒害 胁迫 处理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拟南芥的镁毒害胁迫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培养基的配置:a、正常镁培养基:LM, 1.5 mM MgSO4·7H2O;b、镁毒害培养基:HM, 28 mM MgSO4·7H2O;c、含有不同浓度镁离子的培养基:在镁培养基基础上配置的含有不同浓度外源ABA的培养基; 其中添加2.0mM NH4NO3、1mM KH2PO4、1.9mM KNO3、0.3mM CaCl2.2H2O、5μM KI、100μM H3BO3、30μM ZnSO4.7H2O、100μM MnSO4.H2O、1μM Na2MoO4.2H2O、0.1μM CoCl2.6H2O、0.1μM CuSO4.5H2O、100μM FeSO4.7H2O或100μM Na2EDTA.2H2O;将上述培养基用1M的NaOH将PH调节至5.8,然后添加1%的琼脂粉,将配置好的培养基放在高压灭菌锅中115℃ 灭菌15分钟;(2)拟南芥的种植:A1:取适量拟南芥种子,倒入灭菌处理的1.5ml离心管中,加入70%乙醇涡旋振荡3min,吸除乙醇,然后,加入6% NaClO涡旋振荡8min,立即吸除,用无菌水清洗种子5遍,每遍2min,加入1.5ml无菌水静置10min,吸除后再水洗2遍,种子表面消毒完成;A2:用灭过菌的1ml枪头将种子根据需要均匀的点播在步骤(1)中的培养基上,将培养皿置于无菌操作台上吹干多余的水分,用Parafilm膜将培养皿封口后置于4℃冰箱中处理2天;A3:将培养皿置于22℃±1℃,光强65uM m‑2 s‑1,16h光照/8h黑暗的条件下竖直放置培养;(3)镁胁迫处理方法将用NaClO消毒后的拟南芥种子单粒成行种植在含有28mM Mg2+ 的镁毒害培养基上,用Parafilm膜将培养皿封口后置于4℃冰箱中处理2天;然后将培养皿放置在22℃±1℃,光强65uM m‑2 s‑1,16h光照/8h黑暗的温室中竖直培养;在镁胁迫突变体筛选过程中,以Col‑0为背景,通过对镁胁迫培养基上生长28天的EMS突变株的形态特征观察,筛选性状优良的突变株,移栽到含有全部养分的蛭石中正常培养,直至成熟接种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261206.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