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外置式强化消音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410229999.7 | 申请日: | 2014-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610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24 |
发明(设计)人: | 叶维敏;张军;汪庭文;何晓鸣;杨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陵川特种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13/00 | 分类号: | F01N13/00;F01N1/10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谢敏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外置式强化消音结构,包括第一夹持筒、第二夹持筒,所述第一夹持筒和第二夹持筒均为半圆环筒,第一夹持筒、第二夹持筒内壁均设置有消音层,所述消音层的内壁安装时与消音器筒体的外壁贴合,所述消音层上设置有交错排布的呼吸孔,呼吸孔连通消音层内壁与消音管外壁,所述第一夹持筒、第二夹持筒同侧的自由端的外侧壁上分别延伸有第一夹持板、第二夹持板。该外置式强化消音结构能够在原有消音器的基础上提高消音器消音效果,同时不需要改变消音器的内部结构,特别是对于消音器使用过程中降噪效果不佳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方便的解决方案。此外,还具有一定的减震效果。 | ||
搜索关键词: | 外置 强化 消音 结构 | ||
【主权项】:
一种外置式强化消音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夹持筒(10)、第二夹持筒(20) ,所述第一夹持筒(10)和第二夹持筒(20)均为半圆环筒,所述第一夹持筒和第二夹持筒配合构成圆筒结构,第一夹持筒、第二夹持筒内壁均设置有消音层(30),所述消音层(30)的内壁安装时与消音器筒体(40)的外壁贴合,所述消音层(30)上设置有交错排布的呼吸孔(31),所述第一夹持筒(10)、第二夹持筒(20)同侧的自由端的外侧壁上分别延伸有第一夹持板(11)、第二夹持板(21),所述第一夹持板(11)、第二夹持板(21)上分别开有数个第一固定孔(12)、第二固定孔(22),第一固定孔、第二固定孔位置一一对应,所述第一夹持板、第二夹持板均为平板结构,所述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外轮廓靠近消音管进气口(41)的一端的形状为流线形。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陵川特种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陵川特种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229999.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预混合压燃内燃机及其运行方法
- 下一篇:发动机用消声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