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外置式强化消音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410229999.7 | 申请日: | 2014-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610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24 |
发明(设计)人: | 叶维敏;张军;汪庭文;何晓鸣;杨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陵川特种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13/00 | 分类号: | F01N13/00;F01N1/10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谢敏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置 强化 消音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外置式强化消音结构。
背景技术
对于汽车消音器来说,降噪效果是消音器的关键指标,但是对于消费者或者对于已经设计定型的消音器来说,想要从内部改变其消音结构是非常困难的,使用时想要进一步在原有消声器的基础上提高消音器消音效果的需要目前是很难得到满足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外置式强化消音结构,该外置式强化消音结构能够在原有消音器的基础上提高消音器消音效果,同时不需要改变消音器的内部结构,特别是对于消音器使用过程中降噪效果不佳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方便的解决方案。此外,还具有一定的减震效果。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包括第一夹持筒、第二夹持筒,所述第一夹持筒和第二夹持筒均为半圆环筒,所述第一夹持筒和第二夹持筒配合构成圆筒结构,第一夹持筒、第二夹持筒内壁均设置有消音层,所述消音层的内壁安装时与消音器筒体的外壁贴合,所述消音层上设置有交错排布的呼吸孔,呼吸孔连通消音层内壁与消音管外壁,所述第一夹持筒、第二夹持筒同侧的自由端的外侧壁上分别延伸有第一夹持板、第二夹持板,所述第一夹持板、第二夹持板上分别开有数个第一固定孔、第二固定孔,第一固定孔、第二固定孔位置一一对应,所述第一夹持板、第二夹持板均为平板结构,所述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外轮廓靠近消音管进气口的一端的形状为流线形。
该消音器外置强化消音装置在不改变消音器内部的结构的条件下,通过第一夹持板、第二夹持板的平板结构及其上的第一固定孔、第二固定孔配合将第一夹持筒、第二夹持筒加装在消音筒外壁上,消音层自然嵌入夹持筒与消音器外壁之间贴合消音器外壁,嵌入的消音层中的消音材料能够在原有消音器的基础上提高消音器消音效果,对于消音器使用过程中降噪效果不佳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方便的解决方案。其中,所述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外轮廓靠近消音管进气口的一端的形状为流线形的外形在于减小加装的消音装置的空气阻力,消音层上设置有交错排布的呼吸孔增加了消音层的表面积从而增强了消音效果,同时还增强了散热的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孔、第二固定孔的数量为2个。依靠内螺纹、螺母通过对应的固定孔拧紧后将第一半圆筒环、第二半圆筒环固定在消音器外壁上并与外壁紧密接触,2个固定孔为优选的固定孔数量。
进一步的,所述消音层的材料为低频阻尼隔音材料与阻燃波峰吸音棉热压构成的复合材料。此材料为优选的消音材料,为音创公司的现有技术产品,通常是由一层2mm厚低频阻尼隔音材料与一层25mm厚的阻燃波峰吸音棉热压而成,降噪效果好,重量轻,阻燃的特性避免了起火的危险,同时还具有一定的减震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呼吸孔的直径范围为3mm-8mm,相邻呼吸孔之间的排布间隔的范围为20mm-50mm之间。理论上孔径越小,开孔越多,能得到的消音表面积越大,但是若开孔过多则材料稳定性下降,上述呼吸孔的大小及间隔范围为优选的尺寸,为的得到较佳的消音效果兼顾开孔的稳定性,。
综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外置式强化消音结构在不改变消音器内部的结构的条件下,通过夹持板将消音层加装在消音筒外壁上,能够在原有消音器的基础上提高消音器消音效果,对于消音器使用过程中降噪效果不佳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方便的解决方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外置式强化消音结构的各部件组装结构图。
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
10-第一夹持筒 11-第一夹持板 12-第一固定孔 20-第二夹持筒 21-第二夹持板 22-第二固定孔30-消音层 31-呼吸孔 40-消音器筒体 41-进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的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陵川特种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陵川特种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299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预混合压燃内燃机及其运行方法
- 下一篇:发动机用消声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