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高剩磁比的稀土‑钴永磁颗粒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23780.6 | 申请日: | 2014-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0192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29 |
发明(设计)人: | 刘立东;张健;王芳;夏卫星;杜娟;闫阿儒;刘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2F9/04 | 分类号: | B22F9/04;H01F1/053;H01F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27 | 代理人: | 单英 |
地址: | 31520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高剩磁比的稀土‑钴永磁颗粒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采用低温湿法球磨技术,通过控制有机溶剂熔点温度低于‑50℃,球磨温度高于有机溶剂的熔点温度而低于0℃,并且在球磨过程中控制球料质量比为81~9.51,控制每次球磨时间为1.5分钟~5分钟,控制总球磨时间为1小时~10小时,获得了不仅具有较高纳米级颗粒含量、较高矫顽力,而且具有较高剩磁比的稀土‑钴永磁颗粒,因此提高了稀土‑钴永磁合金颗粒的综合性能,从而大大拓展了其实际应用领域。另外,本发明成本低、简单易操作,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剩磁 稀土 永磁 颗粒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提高稀土‑钴永磁颗粒剩磁比的方法,以块状或粉末状稀土‑钴永磁合金材料为原材料,将原材料装入球磨设备中,在有机溶剂存在条件下,采用低温湿法球磨制备稀土‑钴永磁合金颗粒,其特征是:所述的有机溶剂的熔点温度低于‑50℃,球磨温度高于有机溶剂的熔点温度而低于0℃;并且,球料质量比为8:1~9.5:1,每次球磨时间限定在1.5分钟~5分钟,总球磨时间为1小时~10小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223780.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