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装配式塔机基础水平连接系统构造无效
申请号: | 201410204379.8 | 申请日: | 2014-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530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赵正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正义 |
主分类号: | E02D27/42 | 分类号: | E02D27/42;E02D27/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200 北京市昌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装配式塔机基础水平连接系统构造为适应周期移动使用的塔式起重机基础反复装配和重复使用的技术要求,把钢和混凝土等不同材料以机加工、焊接或铸造或以模具成型等工艺共同构成水平连接系统的具有重复装配、防腐蚀和耐冲击性能的构造。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式 基础 水平 连接 系统 构造 | ||
【主权项】:
一种装配式塔机基础水平连接系统构造,包括一种装配式塔机基础水平连接系统的固定端构造的3种构造形式、张拉端构造的2种形式和与固定端、张拉端连接贯通的钢绞线水平孔道的构造形式,其特征在于:钢绞线孔道构造(301)由水平设置于组成基础砼结构整体的各砼预制构件内的空间交叉的剖面为圆形的n条钢绞线水平孔道(2)构成,该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倍数的整数,每条钢绞线水平孔道(2)的纵向轴心相互连通使每条孔道的任意横向剖切位置的两侧的圆形剖面的圆心重合;钢绞线孔道构造(301)的外壁为设置于砼内的钢管或塑料管(3)的管壁或预制构件的砼(1);各条钢绞线孔道构造(301)的垂直投影交会于基础砼结构的平面中心;钢绞线(4)贯穿于钢绞线水平孔道(2)内,钢绞线水平孔道(2)的孔道内壁由钢管或塑料管(3)或砼(1)构成,每道钢绞线水平孔道(2)的两个端头分别与钢绞线(4)的固定端构造1号(101)或固定端构造2号(102)或固定端构造3号(103)和张拉端构造1号(201)或张拉端构造2号(202)连通;固定端构造1号(101)的构造:固定端封口圈(34)的剖面为圆环形,其内径面上设有内螺纹或不设内螺纹,固定端封口圈(34)的外立面与基础砼预制构件(22)的砼(1)的外立面相平;固定端封口板(35)的剖面为圆形,其外径面上设有外螺纹与固定端封口圈(34)内径面上的内螺纹配合,固定端封口板(35)的外径面上或不设外螺纹;U形环(37)与固定端封口板(35)的外向立面连接;在不设内螺纹的固定端封口圈(34)的外立面上设有定位座1号(38)与固定端封口圈(34)连接,在不设外螺纹的固定端封口板(35)的外立面上设有定位座2号(39)与固定端封口板(35)连接;定位座1号(38)和定位座2号(39)为外缘为多边形的平板,在定位座1号(38)和定位座2号(39)上设有剖面为圆形的销孔,相邻的定位座1号(38)和定位座2号(39)的平板之间无间隙配合,2组分别由1个定位座1号(38)和1个定位座2号(39)组成的定位座组合的销孔的纵向轴心与固定端封口圈(34)和固定端封口板(35)的正立面中心重合;定位销(40)为纵向轴心重合的直径不同的2个圆柱体,且2个圆柱体相邻的上、下底平面之间无间隙并连接,直径较小的圆柱体的外径与定位座1号(38)、定位座2号(39)的销孔内径配合;固定端钢封口套管(25)为内径的外向端大于内向端的水平管,管内空腔部分为平截头圆锥体,固定端钢封口套管(25)朝外的圆环形底面与固定端封口圈(34)的内立面无间隙配合,且固定端钢封口套管(25)的朝外的圆环形底面的内径小于或等于固定端封口圈(34)的内径,固定端钢封口套管(25)朝内的圆环形底面与固定端钢水平套管(24)的圆环形剖面的内径相同且与固定端钢水平套管(24)的外向端面连接,承压圈2号(23)的外径大于或等于固定端钢水平套管(24)的外径,承压圈2号(23)的中心的圆孔直径大于或等于钢绞线水平孔道(2)的内径,承压圈2号(23)的外向面与固定端钢水平套管(24)的内向面连接;固定端过渡管1号(9)的横剖面为圆环形,固定端过渡管1号(9)的外向端的内径大于或等于承压圈2号(23)的内向面孔径,固定端过渡管1号(9)的外向端与承压圈2号(23)的内向面连接;钢管或塑料管(3)的横剖面为圆环形,钢管或塑料管(3)的外向端与固定端过渡管1号(9)的内向端连接;组合后的固定端钢封口套管(25)与固定端钢水平套管(24)、和承压圈2号(23)和固定端过渡管1号(9)和钢绞线水平孔道(2)的纵向轴心除钢绞线水平孔道(2)在基础平面中心交会处之外重合为同一水平直线;钢绞线定位板(5)为圆柱体,其外径略小于固定端钢水平套管(24)的内径、钢绞线定位板(5)的厚度与钢绞线锚头(8)的长度之和小于固定端钢水平套管(24)的长度,钢绞线定位板(5)上设有与该圆柱体纵向轴心同方向的圆孔(28)m个,该m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圆孔(28)的内径略大于钢绞线(4)的外径同时小于钢绞线锚头(8)的外径;固定端封闭件(10)为橡胶或塑料或木质的平截头圆锥体,该平截头圆锥体的上、下底面的内径与固定端钢封口套管(25)的外向端和内向端的内径对应相等;固定端构造2号(102)与固定端构造1号(101)的区别在于:固定端钢封口套管(25)的材料是与基础砼预制构件相同并融为一体的砼(1);锚筋(36)与固定端封口圈(34)的外径面或内立面连接锚固于砼(1)内;固定端构造3号(103)与固定端构造1号(101)的区别在于:以固定端砼水平套管(27)替代固定端钢水平套管(24),固定端钢封口套管(25)和固定端钢水平套管(24)的材料为与基础砼预制构件相同并融为一体的砼(1);锚筋(36)与固定端封口圈(34)的外径面或内立面连接锚固于砼(1)内;张拉端构造1号(201)的构造:张拉端封口圈1号(11)的正立面为圆形环,在张拉端封口圈1号(11)的外向面上设有剖面为矩形且内径与张拉端封口圈1号(11)的孔径相同的圆环形凹槽1号(6),张拉端封口圈1号(11)的外向垂直面与基础砼预制构件(22)的外立面砼(1)相平;张拉端过渡管1号(29)的横剖面为圆环形,张拉端过渡管1号(29)的外向端的内径大于或等于张拉端封口圈1号(11)的内径,张拉端过渡管1号(29)的外向端与张拉端封口圈1号(11)的内向面连接,张拉端过渡管1号(29)的内向端内径与钢绞线水平孔道(2)相同,张拉端过渡管1号(29)的内向端与钢管或塑料管(3)的外向端连接,在张拉端封口圈1号(11)的外侧设有承压圈1号(12),承压圈1号(12)的内径与张拉端封口圈1号(11)的内径相同,在承压圈1号(12)的外向面上设有剖面为矩形且其内径与承压圈1号(12)内径相同的圆环形凹槽3号(30),在承压圈1号(12)的内向面上设有与圆环形凹槽1号(6)的矩形剖面相同且与圆环形凹槽1号(6)无间隙配合的圆环形凸键(31),在承压圈1号(12)的外径面上设有外螺纹2号(21);在承压圈1号(12)的外侧设有锚环(13),锚环(13)为圆柱体,锚环(13)的外径与圆环形凹槽3号(30)的外径相同并相互配合,锚环(13)上设有纵轴与锚环(13)纵轴方向相同的内径内小外大的圆锥形孔(32)m个,该m为与钢绞线定位板(5)的圆孔(28)数量相同的大于等于1的整数;圆锥形孔(32)的内向端内径略大于钢绞线(4)的直径,在圆锥形孔(32)与钢绞线(4)之间设有夹片(14),配合后的锚环(13)与承压圈1号(12)与张拉端封口圈1号(11)与张拉端过渡管1号(29)与钢绞线水平孔道(2)纵向轴心重合为同一水平直线,剖面为矩形的封闭套筒端头圈1号(15)的内径面上设有内螺纹与承压圈1号(12)的外螺纹2号(21)配合,封闭套筒(17)的长度大于钢绞线(4)水平凸出于封闭套筒端头圈1号(15)外向面的长度,封闭套筒(17)的内径大于封闭套筒端头圈1号(15)的内径且小于或等于封闭套筒端头圈1号(15)的外径,封闭套筒(17)的内向端与封闭套筒端头圈1号(15)的外向面连接,且封闭套筒端头圈1号(15)与封闭套筒(17)的纵向轴心重合;在封闭套筒端头圈1号(15)的内向面与张拉端封口圈1号(11)或砼(1)的外向面之间有封闭胶圈(16);张拉端构造2号(202)的构造:张拉端过渡管2号(18)的正立面为圆形环,张拉端过渡管2号(18)的外向端内径大于或等于张拉端封口圈2号(33)的内径并与张拉端封口圈2号(33)的内向面连接,张拉端过渡管2号(18)的内向端内径与钢绞线水平孔道(2)或钢管或塑料管(3)的内径相同;在张拉端封口圈2号(33)的外向面上设有剖面为矩形且内径与张拉端封口圈2号(33)内孔径相同的圆环形凹槽2号(7),张拉端封口圈2号(33)的外向垂直面与基础砼预制构件(22)的砼(1)的外立面相平;锚环(13)为圆柱体,其外径与圆环形凹槽2号(7)的外径相同且配合,锚环(13)的内向垂直底面与圆环形凹槽2号(7)的垂直底面无间隙配合,锚环(13)的外径面上设有外螺纹1号(19),锚环(13)上设有与锚环(13)纵轴同方向的直径外向端大、内向端小且内向端的内径略大于钢绞线(4)的外径的圆锥形孔(32),圆锥形孔(32)的数量为m个,该m与钢绞线定位板(5)的圆孔(28)数量相同,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组合装配合后的钢绞线水平孔道(2)或钢管或塑料管(3)和张拉端过渡管2号(18)和张拉端封口圈2号(33)和锚环(13)的纵向轴心重合为同一水平直线,在圆锥形孔(32)的钢绞线(4)的外径面与圆锥形孔(32)的内径面之间有夹片(14);封闭套筒端头圈2号(20)的剖面为矩形,封闭套筒端头圈2号(20)的内孔径面上设有内螺纹与锚环(13)的外螺纹1号(19)配合,封闭套筒(17)的长度大于钢绞线(4)水平凸出于封闭套筒端头圈2号(20)的外向面的长度,封闭套筒(17)的内径大于封闭套筒端头圈2号(20)的内径且小于或等于封闭套筒端头圈2号(20)的外径,封闭套筒(17)的内向端与封闭套筒端头圈2号(20)的外向面连接,且封闭套筒端头圈2号(20)与封闭套筒(17)的纵向轴心重合;在封闭套筒端头圈2号(20)的内向面与张拉端封口圈2号(33)的或砼(1)的外向面之间有封闭胶圈(16);一种装配式塔机基础水平连接系统构造的装配方法及程序:在钢绞线(4)的一端安装钢绞线锚头(8),在已吊装就位的预应力水平连接系统的固定端构造1号(101)或固定端构造2号(102)或固定端构造3号(103)的固定端钢水平套管(24)内安装钢绞线定位板(5)使其内向面与承压圈2号(23)的外向面之间配合无间隙,穿入钢绞线(4)使各钢绞线锚头(8)的内向端与钢绞线定位板(5)的外向面之间无间隙,使钢绞线(4)的另一端穿过钢绞线水平孔道(2)从张拉端构造1号(201)凸出;安装固定端封闭件(10)于固定端钢封口套管(25)或固定端砼封口套筒(26)的内空腔部位;安装有外螺纹的固定端封口板(35),以U形环(37)使固定端封口板(35)的外螺纹与有内螺纹的固定端封口圈(34)的内螺纹配合,旋转固定端封口板(35)使固定端封口板(35)的内立面与固定端封闭件(10)的外立面之间无间隙;使固定端构造1号(101)或固定端构造2号(102)或固定端构造3号(103)封闭;或安装装有2个定位座1号(38)的固定端封口板(35),使2个定位座1号(38)的销孔与固定端封口圈(34)上的2个定位座2号(39)的销孔贯通对正使相邻的定位座1号(38)与定位座2号(39)的销孔的纵向轴心重合;装2个定位销(40)从2组定位座1号(38)与定位座2号(39)的贯通销孔中穿过,使固定端构造1号(101)或固定端构造2号(102)或固定端构造3号(103)封闭;在张拉端构造1号(201)的张拉端封口圈1号(11)的外侧安装承压圈1号(12)使承压圈1号(12)的圆环形凸键(31)与圆环形凹槽1号(6)配合且使承压圈1号(12)的内向面与张拉端封口圈1号(11)的外向面无间隙配合;将锚环(13)的外径面和内向垂直面与圆环形凹槽3号(30)的外径面和槽底面无间隙配合;将钢绞线(4)向外穿过承压圈1号(12)和锚环(13)的圆锥形孔(32),安装夹片(14)于圆锥形孔(32);以张拉机对钢绞线(4)进行张拉且使夹片(14)定位;在承压圈1号(12)的外径面上套装封闭胶圈(16);安装封闭套筒(17)使封闭套筒端头圈1号(15)的内螺纹与承压圈1号(12)的外螺纹2号(21)配合,旋转封闭套筒端头圈1号(15),使封闭套筒端头圈1号(15)的内向面和封闭胶圈(16)的外向面之间、封闭胶圈(16)的内向面与张拉端封口圈1号(11)的外向面之间无间隙,使张拉端构造1号(201)封闭;或在张拉端构造2号(202)的张拉端封口圈2号(33)的外侧安装锚环(13),使锚环(13)的外径面和内向垂直底面与圆环形凹槽2号(7)的外径面和底面配合无间隙;将钢绞线(4)穿过锚环(13)的圆锥形孔(32),安装夹片(14)于圆锥形孔(32);以张拉机对钢绞线(4)进行张拉并使夹片(14)定位;套装封闭胶圈(16)于承压圈1号(12)的外径面上;安装封闭套筒(17),使封闭套筒端头圈2号(20)的内螺纹与锚环(13)的外螺纹1号(19)配合,旋合封闭套筒端头圈2号(20)使封闭套筒端头圈2号(20)的内向面和张拉端封口圈2号(33)的外向面之间并与封闭胶圈(16)的外向面和内向面之间均无间隙,使张拉端构造2号(202)封闭。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正义,未经赵正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204379.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风味型香醋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收发一体光模块及光通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