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下实时微流控芯片生化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98636.1 | 申请日: | 2014-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547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王俊生;李冬青;潘新祥;孙野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海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18 | 分类号: | G01N33/18;G01N27/26;G01N21/00;G01N1/10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李洪福 |
地址: | 11602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实时微流控芯片生化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所述的装置包括微流控芯片承载平台、微流控芯片、检测组件、数据处理组件、水下环境信息采集组件、自动采样组件、水下密封舱、数据传输组件和数据显示组件;所述的微流控芯片承载平台、微流控芯片、检测组件、数据处理组件、水下环境信息采集组件和自动采样组件均封装在水下密封舱内。本发明采用微流控芯片作为检测平台,可把生物和化学等领域中所涉及的样品制备、生物与化学反应、分离、检测等基本操作单元集成到一块几平方厘米的微流控芯片上,由微通道形成网络,以可控流体贯穿整个系统。本发明体积小、操作简单、样品量小、检测快速、准确、无需在检测前对样品进行复杂处理。 | ||
搜索关键词: | 水下 实时 微流控 芯片 生化 检测 装置 及其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水下实时微流控芯片生化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微流控芯片承载平台(3)、微流控芯片(1)、检测组件(2)、数据处理组件(4)、水下环境信息采集组件(5)、自动采样组件(6)、水下密封舱(7)、数据传输组件(8)和数据显示组件(9);所述的微流控芯片承载平台(3)为无光封闭式结构,所述的微流控芯片(1)和检测组件(2)固定在微流控芯片承载平台(3)内;所述的自动采样组件(6)与微流控芯片(1)连接;所述的检测组件(2)与微流控芯片(1)连接,所述的检测组件(2)还与数据处理组件(4)连接;所述的数据处理组件(4)还分别与水下环境信息采集组件(5)和数据传输组件(8)连接;所述的数据传输组件(8)还与数据显示组件(9)连接;所述的微流控芯片承载平台(3)、微流控芯片(1)、检测组件(2)、数据处理组件(4)、水下环境信息采集组件(5)和自动采样组件(6)均封装在水下密封舱(7)内;所述的微流控芯片(1)由基片和盖片组成,所述的基片是聚二甲基硅氧烷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所述的盖片是玻璃片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二者粘合到一起形成储液孔、废液孔、微通道和检测区域(12);所述的检测组件(2)包括光电检测器件和电化学检测器件;检测组件(2)信号输出端与数据处理组件(4)连接;所述的数据处理组件(4)包括微弱信号检测电路、电源驱动电路、数据采集电路和微处理器及其接口电路;所述的自动采样组件(6)包括控制阀(16)、导管A(17)、导管B(18)、过滤网(19)和控制阀(16)驱动电路,所述的导管A的输出端和导管B(18)的输入端分别与控制阀(16)连接,导管A(17)的输入端穿透水下密封舱(7)外壳与海水连接,导管B(18)的输出端与微流控芯片(1)的储液孔连接;导管A(17)内设有过滤网(19);所述的水下环境信息采集组件(5)包括温度传感器(20)、深度传感器(21)、盐度传感器(22)、定位传感器(23)和PH传感器(24),所述的水下环境信息采集组件(5)与数据处理组件(4)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海事大学,未经大连海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198636.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蜂窝陶瓷载体快速冷却机
- 下一篇:TOFD探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