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燃机气缸盖水腔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410132341.4 | 申请日: | 2014-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534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卫军朝;姚亮宇;周海涛;强智臻;许春光;张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天津) |
主分类号: | F02F1/40 | 分类号: | F02F1/40;F01P3/16 |
代理公司: | 太原同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07 | 代理人: | 王金锁 |
地址: | 30040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燃机气缸盖水腔结构,所述气缸盖内设置有下水腔(2)、鼻梁区冷却水腔(3)、喷油器冷却水腔(4)、上下水腔连接通道(6)、上水腔(7),气缸盖内的喷油器孔(10)处布置有环形立柱(11),上下水腔连接通道(6)采用垂直钻孔结构设置在环形立柱(11)上,用于连通上水腔(7)和下水腔(2),在两个环形立柱(11)之间的凹陷处为鼻梁区冷却水腔(3),鼻梁区冷却水腔(3)为钻孔结构,位于喷油器孔(10)底部的喷油器冷却水腔(4)为梅花状结构。本发明对气缸盖高热负荷区域进行有效的冷却,提高缸盖整体刚度。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燃机 缸盖 结构 | ||
【主权项】:
一种内燃机气缸盖水腔结构,所述气缸盖内设置有下水腔(2)、鼻梁区冷却水腔(3)、喷油器冷却水腔(4)、上下水腔连接通道(6)、上水腔(7),其特征是:气缸盖内的喷油器孔(10)处布置有环形立柱(11),上下水腔连接通道(6)采用垂直钻孔结构设置在环形立柱(11)上,用于连通上水腔(7)和下水腔(2),在两个环形立柱(11)之间的凹陷处为鼻梁区冷却水腔(3),鼻梁区冷却水腔(3)为钻孔结构,位于喷油器孔(10)底部的喷油器冷却水腔(4)为梅花状结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天津),未经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天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132341.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