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多穗柯嫩枝扦插繁殖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087196.2 | 申请日: | 2014-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147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黄剑;梁文汇;陈金艳;李开祥;廖健明;黄开顺;李建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汇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5114 | 代理人: | 邹超贤 |
地址: | 530002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多穗柯嫩枝扦插繁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扦插床准备、插穗采集和处理、扦插、扦插后管理工序,利用多穗柯嫩枝于育苗圃内扦插,通过控制育苗圃内光照、相对湿度和基质含水量,获得优质多穗柯苗木。本发明方法利用多穗柯嫩枝为无性繁殖手段,具有可保持母树优良特性的优势。扦插苗与播种苗相比,栽植后初期生长速度明显增加,生长量大,适应性强。本方法具有简单易行、效高价廉、繁殖速度快、繁殖系数高,能够很好的保持优良品系的特征特性,不受时间和季节的限制,有利于繁殖的高效性和连续性,可以直接应用于实际生产,具有较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多穗柯 嫩枝 扦插 繁殖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利用多穗柯嫩枝扦插繁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扦插床准备、插穗采集和处理、扦插、扦插后管理工序,利用多穗柯嫩枝于育苗圃内扦插,通过控制育苗圃内光照、相对湿度和基质含水量,获得多穗柯苗木,其操作步骤如下:(一)、扦插床准备:(1)扦插床:选择背风向阳、透水性好的地方建露天扦插床,扦插床长和宽为10~20 m×1~1.2 m,扦插床以石子或粗沙垫底;(2)扦插基质:以泥碳土、红泥和椰糠作为扦插基质,将扦插基质装入8×12的营养袋中,紧密置放于扦插床内;扦插前1天用浓度为0.1 %的高锰酸钾对基质进行消毒处理;(二)、插穗采集和处理:(1)插穗采集:插穗采集在华南地区全年均可安排扦插,最佳的扦插时间为每年的3月到11月,采集时在采穗母树上半木质化绿枝作为扦插插穗;(2)修剪插穗:将半木质化的穗条剪成8~10 cm的单叶单芽插穗,下端斜口,上端紧贴芽,平口,用橡皮筋或细棉绳捆好;(3)消毒处理:把插穗整齐排放,用0.5 %多菌灵浸泡,消毒15~20 min,取出用清水冲洗待用;(4)激素处理:将吲哚‑3‑丁酸(IBA)和萘乙酸(NAA)配制成激素混合溶液,将插穗下端3~5 cm插入激素混合溶液中,浸泡1 h,捞出稍作2~3 min风干立即进行扦插用;(三)、扦插:(1)基质浇水:扦插前,将基质均匀浇水,使基质含水率达到67~73 %;(2)扦插:将经激素处理的插穗插到准备好混合基质的营养袋内,每袋一个插穗,插穗叶片正面朝上,扦插深度为3~5 cm,然后将插穗周围的扦插基质压实,立即浇1次透水兼冲洗叶片上残留的生根剂溶液,使基质含水率达到100 %,同时使插穗与扦插基质紧密结合;(四)、扦插后管理:(1)搭建遮阴棚:在苗床两侧插上竹篾搭架简易拱棚,盖上透明塑料膜,再加盖一层60 %遮阴网,若苗圃本身设有高架荫棚,则不用加盖遮阴网,用苗床下泥土均匀覆压塑料膜边缘,防止苗床水分流失;(2)病害防治:扦插后每隔7天用多菌灵1000倍液喷洒一次消毒,防止滋生杂菌,喷洒选择在太阳落山以后进行,喷药前半小时至第二天早晨日出前停止喷水,喷药后,将覆膜整理,继续保持严封状态;(3)生根后管理:扦插后60天90 %的插穗即生根,此时将透明塑料膜撤掉,保持60~70 %遮阴,防止暴晒,以常规水肥方式管理直至出圃,浇水频率以保证基质含水率在80 %以上为原则,根据晴天、阴天的实际情况调整浇水次数和强度,获得优质多穗柯苗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087196.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