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纤光栅解调系统中长距离光延迟效应的解调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74318.4 | 申请日: | 2014-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226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刘泉;李政颖;刘牧野;赵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D3/028 | 分类号: | G01D3/028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潘杰;胡红林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纤光栅解调系统中长距离光延迟效应的解调方法,用于消除长距离光缆传输带来的波长解调误差。本发明方法包括扫频速率切换解调、检测通道速率选择、FBG波长顺序矫正、FBG延迟校准参数计算和校准解调五个步骤,消除光延迟影响,得到FBG真实波长值。本发明方法能够保证基于扫频光源的光纤光栅解调系统数据的完整性、正确性,适用于长距离且分布特征不明的光纤光栅传感网络的远距离、大容量、高速的动态波长解调。 | ||
搜索关键词: | 光纤 光栅 解调 系统 中长 距离 延迟 效应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光纤光栅解调系统中长距离光延迟效应的解调方法,其特征在于:(1)切换扫频速率获得各速率下参考通道和多路检测通道的峰值计数值数据,并根据标定算法完成各速率下波峰波长值的标定,以及“去噪平均”处理后得到算法计算所需的各波峰计数值与波长值相应解调数据;(2)选出各路检测通道所对应的两个扫频速率RateⅠ、RateⅡ,在所述两个扫频速率下,检测通道不能发生“周期旋转”;(3)在工作速率RateW下,对各检测通道是否发生“距离乱序”现象进行判断和顺序矫正,得到所述各检测通道中检测波峰排序与真实波长排序的对应关系;(4)利用所述各检测通道对应扫频速率RateⅠ、RateⅡ下的解调数据完成全部FBG对应延迟校准参数ΔNfbg的计算;(5)解调系统至工作速率RateW,利用以上步骤计算得到的各ΔNfbg参数和对各检测通道FBG波长顺序矫正后得到的检测波峰排序与真实波长排序的对应关系对解调数据进行实时校准计算,得到真实中心波长值λfbg输出,消除光延迟效应对波长解调的影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074318.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