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判定泡沫钛烧结过程宏观大孔体积变化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066816.4 | 申请日: | 2014-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858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邱贵宝;肖健;廖益龙;杨杨;白晨光;吕学伟;扈玫珑;徐健;张生富;温良英;张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F3/11 | 分类号: | B22F3/11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王海凤 |
地址: | 400044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判定泡沫钛烧结过程宏观大孔体积变化的方法,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步骤,步骤1,建立孔壁完全致密的圆柱体泡沫钛模型,给出计算造孔剂含量通过式;步骤2,实际上,步骤1建立的圆柱体泡沫钛模型在烧结后其骨架上还具有微观小孔,给出计算其孔隙率通过式,得到孔隙率与造孔剂含量的差值通式;步骤3给出不通条件下判定准则。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填补了国内为在判定泡沫钛烧结过程宏观大孔体积变化方面的空白,另外该判定方法操作判定简便,本方法基于工程师和科研人员能够方便测定的就是泡沫钛的孔隙率进行判定,能够快速的知道宏观大孔在烧结过程的体积变化,进而可以推断出烧结效率。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判定 泡沫 烧结 过程 宏观 体积 变化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判定泡沫钛烧结过程宏观大孔体积变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步骤1,建立孔壁完全致密的圆柱体泡沫钛模型,其高度为H,直径为D,所述圆柱体泡沫钛模型中的宏观大孔的体积为造孔剂的体积,骨架体积为钛粉的体积,所述圆柱体泡沫钛模型中造孔剂含量通过式(1)计算得到:
(1);其中,φ表示造孔剂含量,V1和V2分别表示造孔剂的体积和钛粉的体积;步骤2,实际上,步骤1建立的圆柱体泡沫钛模型在烧结后其骨架上还具有微观小孔,其孔隙率通过式(2)计算:
(2);孔隙率与造孔剂含量的差值用式(3)计算:
(3);其中ε表示烧结圆柱体泡沫钛的孔隙率,V3表示微观小孔的体积,ΔV表示宏观大孔在烧结过程的体积变化,d表示孔隙率与造孔剂含量之差;步骤3:当ε≤φ时,则烧结过程中圆柱体泡沫钛中的宏观大孔体积收缩;当ε>φ时,分如下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烧结过程中圆柱体泡沫钛中的宏观大孔体积收缩; 第二种情况:当d’ ≧dR且V3 已知时,烧结过程中圆柱体泡沫钛中的宏观大孔体积保持不变,其中,
,d’ 表示实际测量得到的孔隙率与造孔剂含量之差;第三种情况:当d’≧dG且V3 和ΔV 都已知时,烧结过程中圆柱体泡沫钛中的宏观大孔体积长大,其中,
。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066816.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