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河道侧渗墙结构及其构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58395.0 | 申请日: | 2014-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331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安树青;任丽君;袁和忠;张海飞;潘玮;张毓媛;曹晨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大(常熟)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02 | 分类号: | C02F3/02;E02B3/02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3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河道侧渗墙结构及其构建方法,属于河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侧渗墙墙体,其构成于河道的河床的一侧或另一侧的河道坡岸处,且朝着河道坡岸的长度方向延伸,同时还朝着河道坡岸的坡岸地表深处伸展;通气复氧机构,有复数个,沿着侧渗墙墙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其上部探出侧渗墙墙体与外界相通、下部敷设在侧渗墙墙体内,侧渗墙墙体由渗滤材料以填土方式填建构成。能满足土壤不同深度要求;能增进好氧微生物的活性且提高土壤净化河水水质的能力,满足复氧要求;减少占地面积,增进对使用场合的适应性;整体结构简单,节省投资;体现节能且免维护运行的效果;施工简单、施工要求不苛刻并且能充分保障河道侧渗墙结构的技术效果的全面体现。 | ||
搜索关键词: | 河道 侧渗墙 结构 及其 构建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河道侧渗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侧渗墙墙体(1),该侧渗墙墙体(1)构成于河道(2)的河床(21)的一侧或另一侧的河道坡岸(22)处,并且朝着河道坡岸(22)的长度方向延伸,同时还朝着河道坡岸(22)的坡岸地表深处伸展;通气复氧机构(3),该通气复氧机构(3)有复数个,沿着所述侧渗墙墙体(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并且该通气复氧机构(3)的上部探出侧渗墙墙体(1)与外界相通,而下部敷设在侧渗墙墙体(1)内,其中:所述的侧渗墙墙体(1)由渗滤材料以填土方式填建构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大(常熟)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南大(常熟)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058395.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网页信息的处理方法及浏览器
- 下一篇:飞机气源车的供气消音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