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阶梯式配电网低压智能电容器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23940.2 | 申请日: | 2014-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626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勇军;黄向敏;李钦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3/18 | 分类号: | H02J3/1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蔡茂略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阶梯式配电网低压智能电容器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测量10kV馈线首端的功率因数;2)按测量所得的功率因数分为功率因数滞后0.98以下、功率因数滞后0.98~1和功率因数超前三段;3)在补偿点电压未出现越限时,将馈线首端的功率因数滞后0.98以下、功率因数滞后0.98~1和功率因数超前三段与各低压智能电容器动作分别实行对应;4)通过配变低压侧的电流互感器测量计算无功补偿安装点的配变负载率;5)根据两次测量对比得到无功补偿点负载率的变动幅度,确定投切的优先级,以补偿点电压未出现越限为前提,对各低压智能电容器进行投切控制。本发明方法可以更好地实现配电网无功补偿潜力的进一步挖掘和无功就地平衡,从而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 ||
搜索关键词: | 阶梯 配电网 低压 智能 电容器 控制 方法 | ||
【主权项】:
阶梯式配电网低压智能电容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测量10kV馈线首端的功率因数;2)按测量所得的功率因数分为功率因数滞后0.98以下、功率因数滞后0.98~1和功率因数超前三段;3)在补偿点电压未出现越限时,将馈线首端的功率因数滞后0.98以下、功率因数滞后0.98~1和功率因数超前三段与各低压智能电容器动作分别实行对应;在补偿点电压出现越限或将出现越限时,对各低压智能电容器进行相应的操作使电压合格;4)通过配变低压侧的电流互感器测量计算无功补偿安装点的配变负载率;5)根据两次测量对比得到无功补偿点负载率的变动幅度,确定投切的优先级,以补偿点电压未出现越限为前提,对各低压智能电容器进行投切控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023940.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玻璃钢涂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即溶蟹肉棒外套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