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阶梯式配电网低压智能电容器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23940.2 | 申请日: | 2014-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626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勇军;黄向敏;李钦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3/18 | 分类号: | H02J3/1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蔡茂略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阶梯 配电网 低压 智能 电容器 控制 方法 | ||
1.阶梯式配电网低压智能电容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测量10kV馈线首端的功率因数;
2)按测量所得的功率因数分为功率因数滞后0.98以下、功率因数滞后0.98~1和功率因数超前三段;
3)在补偿点电压未出现越限时,将馈线首端的功率因数滞后0.98以下、功率因数滞后0.98~1和功率因数超前三段与各低压智能电容器动作分别实行对应;在补偿点电压出现越限或将出现越限时,对各低压智能电容器进行相应的操作使电压合格;
4)通过配变低压侧的电流互感器测量计算无功补偿安装点的配变负载率;
5)根据两次测量对比得到无功补偿点负载率的变动幅度,确定投切的优先级,以补偿点电压未出现越限为前提,对各低压智能电容器进行投切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阶梯式配电网低压智能电容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在补偿点电压未出现越限时,具体如下:
对各低压智能电容器,当馈线首端的功率因数为滞后0.98以下时,对应电容器操作为只投入不切断;当功率因数为滞后0.98~1时,闭锁电容器动作;当功率因数为超前时,对应电容器操作为只切断不投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阶梯式配电网低压智能电容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在补偿点电压出现越限或将出现越限时,具体如下:
对各低压智能电容器,若补偿点电压尚未越限,但经测算投一组或切一组电容器后都将引起补偿点电压越限,则电容器不需要动作;若补偿点电压越上限,则分组切断电容器直到电压合格;若补偿点电压越下限,则分组投入电容器直到电压合格。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阶梯式配电网低压智能电容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所述根据两次测量对比得到无功补偿点负载率的变动幅度,确定投切的优先级,具体如下:
自动化系统每15分钟进行一次对馈线首端功率因数和无功补偿点负载率的测量,根据首端的功率因数确定电容器是否需要动作,设可操作的无功补偿点为k个,根据负载率的变动幅度来确定投切的优先级,负载率变动最大的补偿点记为i=1,变动次大的记为i=2,以此类推直到i=k;
所述以补偿点电压未出现越限为前提,对各低压智能电容器进行投切控制,具体为:i=1对应的配变侧的电容器先按步骤3)在补偿点电压未出现越限时的电容器投切动作开始,再判断馈线首端的功率因数是否达到闭锁要求,即功率因数是否滞后0.98~1,若否,则i=2,3…k对应的负荷点电容器依次进行投切动作,如果i=k对应的负荷点电容器动作后还没达到闭锁要求,则重置i=1,循环进行,直到馈线首端的功率因数达到闭锁要求或没有可操作的电容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2394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玻璃钢涂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即溶蟹肉棒外套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