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银-氧化铜共掺杂的介孔二氧化锆抗菌剂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020813.7 | 申请日: | 2014-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830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朱海霖;陈建勇;张华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N59/20 | 分类号: | A01N59/20;A01N25/08;A01P1/00;A01P3/00;A01N59/16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林怀禹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银-氧化铜共掺杂的介孔二氧化锆抗菌剂的制备方法。将模板剂、低碳醇、锆源和稳定剂溶于水,形成锆前驱体溶液,在搅拌过程中将硝酸银水溶液和氯化锌水溶液滴加入锆前驱体溶液,混和形成凝胶,将凝胶烘干后在光源下进行照射处理,然后经高温处理得到银-氧化铜共掺杂的介孔二氧化锆抗菌剂。该抗菌剂以介孔二氧化锆为网络支撑体,以单质银和氧化铜为活性中心,单质银含量为21~25%,氧化铜含量为11~15%,二氧化锆含量为60~68%。制备的载银介孔无机抗菌剂的比表面积为500~1200cm2/g,孔径为5~30nm,孔容为5.0~10.0cm3/g。此制备方法简单,具有广谱抗菌性,抗菌效力持久,抗菌性能稳定,能广泛用于陶瓷、塑料、纺织、涂料及水处理等领域。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化铜 掺杂 介孔二 氧化锆 抗菌剂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银‑氧化铜共掺杂的介孔二氧化锆抗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1)将模板剂、低碳醇和水按照摩尔比为0.01~0.1:0.1~0.5:1均匀混和,搅拌至澄清,依次再加入锆源和稳定剂,其中锆源与模板剂的质量百分比为0.05~0.2:1,稳定剂与模板剂的质量百分比为0.01~0.05:1,在200~400转/分钟下搅拌6~12小时,得到锆前驱体溶液;(2)将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2%的硝酸银水溶液和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1%的氯化铜水溶液同时滴加至锆前驱体溶液中,其中硝酸银与锆源的质量百分比为0.19~0.25:1,氯化铜与锆源的质量百分比为0.10~0.16:1,滴加过程中锆前驱体溶液在300~500转/分钟下搅拌6~12小时,然后在室温陈化,烘干,得到凝胶;(3)将凝胶在真空下干燥,再在波长为300~700纳米,光强度为10000~50000坎德拉的光源下照射2~6小时,然后在400~700℃温度下对其进行热处理2~10小时,得到银‑氧化铜共掺杂的介孔二氧化锆抗菌剂;其中:二氧化锆占所述的银‑氧化铜共掺杂的介孔二氧化锆抗菌剂的质量百分比60~68%,氧化铜占银‑氧化铜共掺杂的介孔二氧化锆抗菌剂的质量百分比11~15%,单质银占银‑氧化铜共掺杂的介孔二氧化锆抗菌剂的质量百分比21~25%。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020813.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