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需增粘熔体发泡法制备小孔径泡沫铝的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15998.2 | 申请日: | 2014-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574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发明(设计)人: | 杨东辉;胡中芸;李军;江静华;马爱斌;陈建清;陈伟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常州市河海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1/08 | 分类号: | C22C1/08;C22C2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虞希光 |
地址: | 210098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熔体发泡法制备小孔径泡沫铝的新工艺,属于多孔金属材料的制备领域。该工艺以碳酸钙为发泡剂,在熔体中加入纯镁块,通过Mg、Al和CaCO3三者之间的反应生成的气体来使熔体发泡,反应生成的氧化物可以提高熔体的黏度。由于释气反应较为缓慢平稳,相较于氢化钛作为发泡剂,该工艺解决了泡沫铝孔结构粗大的问题。该工艺具体步骤为:在铝熔体中加入纯镁块,搅拌均匀后再加入碳酸钙,搅拌发泡并保温一段时间后水冷,便可获得孔隙率为50.0%~85.0%,平均孔径在1.0-2.0mm左右的泡沫铝样品。本发明无需增粘,简化了生产工艺,降低了生产成本,适合规模化生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需 增粘熔体 发泡 法制 孔径 泡沫 工艺 | ||
【主权项】:
一种无需增粘熔体发泡法制备小孔径泡沫铝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向铝熔体中加入镁块和碳酸钙粉末,通过Al、Mg和CaCO3三者之间的反应完成发泡,整个发泡过程无需加入增粘剂;小孔径泡沫铝的制备特征在于将CaCO3摩尔量1‑5倍的块状镁加入到纯铝熔体中,然后加入基体质量1.0‑5.0%的CaCO3粉末(5μm,纯度>99.5%),搅拌、保温发泡,具体工艺步骤包括以下几步:(1)将纯铝放入不锈钢坩锅中,在电阻炉中升温至700oC使铝锭熔化,然后保温10分钟;(2)在670oC~700oC时,向铝熔体中加入CaCO3摩尔量1‑5倍的金属镁块,静置10‑15分钟后搅拌熔体5‑10分钟;(3)在670oC~750oC时,将基体质量1.0‑5.0%的CaCO3粉末在搅拌桨800‑1500rpm的转速下加入到熔体中,搅拌时间持续30‑90秒,此时熔体开始发泡,此即为搅拌发泡阶段;(4)当搅拌发泡阶段结束后,迅速提出搅拌浆,将熔体泡沫在炉中保温30‑90秒后取出坩锅,水冷后获得泡沫铝样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常州市河海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河海大学;常州市河海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015998.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液管和刻度吸管自动清洗装置
- 下一篇:并条机成条装置的改进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