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用冲击吸收部件在审
申请号: | 201380073142.4 | 申请日: | 2013-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950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1 |
发明(设计)人: | 中西诚;山田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铁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R19/34 | 分类号: | B60R19/34;B60R19/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薛晓奇;段承恩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提高从车辆的斜向施加冲击载荷的情况下的抗侧翻性能,使得能够更稳定地得到冲击吸收性能。一对平板状的分隔壁40、42夹着凹槽部32、33上下隔开地设置而将车宽方向的两侧的大宽度侧壁30、31连结,并且一对分隔壁40、42倾斜使得相互的间隔随着朝向车宽方向的车辆内侧而变窄,所以相对于从车辆的斜外侧施加的冲击载荷的抗侧翻性能提高。由此,即使在从车辆的斜向施加冲击载荷而产生力矩载荷M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该一对分隔壁40、42的存在而抑制侧翻从而稳定地得到优异的冲击吸收性能。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冲击 吸收 部件 | ||
【主权项】:
一种车辆用冲击吸收部件,形成为具有多个平板状的侧壁而构成的、闭合截面的筒形状,并且在车宽方向上隔开的左右两侧的一对侧壁分别沿该筒形状的轴向向内侧凹陷而设有凹槽部;所述车辆用冲击吸收部件,以该轴向为车辆的前后方向的姿势配设于车身侧部件与保险杠部件之间,由于承受压缩载荷而在该轴向上被压皱成波纹管状而吸收冲击能量;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筒形状的内部一体地设有在上下方向上隔开的一对平板状的分隔壁而将所述一对侧壁连结;并且上侧的分隔壁向下方倾斜而下侧的分隔壁向上方倾斜,使得该一对分隔壁的相互的间隔随着朝向所述车宽方向的车辆内侧而变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铁工株式会社,未经丰田铁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80073142.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