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后视镜吹风刮片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69591.2 | 申请日: | 2013-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439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施名球;孔向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大学瓯江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S1/60 | 分类号: | B60S1/6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后视镜吹风刮片,包括后视镜壳体、后视镜本体、刮片、挡板、多个进气口、电磁阀、多个出气口、刮片底座、连接软管及一对滑道;后视镜本体嵌入在后视镜壳体的前端中央;一对滑道分别嵌入在后视镜壳体的前端,刮片安装在刮片底座上,刮片底座的两端分别设置在一对滑道内,刮片与后视镜本体的表面滑动接触;挡板的一端连接在后视镜壳体的前端;多个进气口设在挡板下方;多个进气口通过连接软管连接电磁阀,电磁阀通过连接软管与多个出气口连接,多个出气口分布在刮片底座底部;电磁阀及连接软管位于后视镜壳体内。本实用新型能将后视镜本体上的灰尘、雨水、雾气刮去,并对后视镜进行吹风,可达到干燥、恒温、防雾的效果。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后视镜 吹风 | ||
【主权项】:
一种汽车后视镜吹风刮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后视镜壳体(1)、后视镜本体(2)、刮片(3)、挡板(4)、多个进气口(5)、电磁阀(6)、多个出气口(7)、刮片底座(8)、连接软管(9)及一对滑道(10);所述的后视镜壳体(1)是中空的半球型结构,所述的后视镜本体(2)嵌入在所述的后视镜壳体(1)的前端中央;所述的一对滑道(10)分别嵌入在所述的后视镜壳体(1)的前端,位于所述的后视镜本体(2)的两侧,所述的刮片(3)安装在所述的刮片底座(8)上,所述的刮片底座(8)的两端分别设置在所述的一对滑道(10)内,所述的刮片(3)与所述的后视镜本体(2)的表面滑动接触,所述的刮片(3)与刮片底座(8)沿所述的一对滑道(10)同步上下滑动;所述的刮片(3)水平设置,所述的刮片(3)与所述的后视镜本体(2)等长;所述的挡板(4)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的后视镜壳体(1)的前端,位于所述的后视镜本体(2)的侧上方,所述的挡板(4)与所述的后视镜本体(2)垂直;所述的多个进气口(5)并排设置在所述的挡板(4)的下方,位于所述的后视镜壳体(1)与后视镜本体(2)之间;所述的多个进气口(5)通过所述的连接软管(9)连接所述的电磁阀(6)的进气端,所述的电磁阀(6)的出气端通过所述的连接软管(9)分别与所述的多个出气口(7)连接,所述的多个出气口(7)均匀分布在所述的刮片底座(8)的底部,所述的多个出气口(7)的出气方向向下;所述的电磁阀(6)及连接软管(9)位于所述的后视镜壳体(1)内。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大学瓯江学院,未经温州大学瓯江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20669591.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车移动装置
- 下一篇:一种改进的安全气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