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旋转的抗冲击减振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89062.1 | 申请日: | 2013-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326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陈兵;梁俊安;王思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〇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6F15/04 | 分类号: | F16F1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仇蕾安;杨志兵 |
地址: | 443003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可旋转的抗冲击减振机构,将该减振机构安装于在水下拖缆和拖曳载体之间,在工作中可吸收来自外界各方的冲击力,降低这些作用力对拖缆的影响,达到减轻缆索整体重量的目的,最终可减小因拖缆自重带来的下悬度过大的问题。该机构包括外护套、钢珠、内护套、减振橡胶、连接杆和固定栓。装配完成后,能保证内、外护套间可沿轴线方向做旋转运动,从而自动释放拖缆内部扭力;由于内部钢珠的作用,能保证内、外护套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由于内护套内装配有特定形状的减振橡胶,能保证在遇到突发事件时,能吸收一定的外界冲击力,降低外界冲击力对拖缆的作用。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转 冲击 机构 | ||
【主权项】:
一种可旋转的抗冲击减振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护套(1)、钢珠(2)、内护套(3)、减振橡胶(4)、连杆(5)和固定栓(6);其中外护套(1)为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空心圆柱体,在其封闭端的端面上加工有用于和外部设备连接的支座;在所述外护套(1)的内圆周面上加工有一个以上周向的环形槽;在外护套(1)的外圆周面上,与每个环形槽对应的位置各加工有一个与该环形槽贯通的螺纹孔;所述内护套(3)为两端均开口的空心结构,其包括锥形结构段和位于该锥形结构段大端的柱形结构段;其柱形结构段同轴套装在外护套(1)内部,与外护套(1)的内圆周面紧密配合,且所述柱形结构段的端面与外护套(1)的内底面间有间隙;在所述内护套(3)柱形结构段的外圆周面上,与外护套(1)上的环形槽对应的位置分别加工有同样的环形槽,由此形成一个以上钢珠安装槽;从所述螺纹孔向每个钢珠安装槽内装配一圈钢珠(2),然后在每个螺纹孔内安装一个固定栓(6);所述减振橡胶(4)装配在内护套(3)内部,减振橡胶(4)一端开口,一端封闭;所述减振橡胶(4)包括锥形段A、位于锥形段A小端的柱形段以及位于锥形段A大端的锥形段B;所述锥形段B位于减振橡胶(4)的开口端,锥形段B的外表面与所述内护套(3)上锥形结构段的内表面紧密配合;所述减振橡胶(4)封闭端的端面与外护套(1)的内底面间有间隙;所述连杆(5)的一端位于减振橡胶(4)的中心孔内,另一端加工有用于连接外部设备的连接孔;其中连杆(5)位于减振橡胶(4)内一端的端部为圆柱台,该圆柱台的直径大于所述连杆(5)杆身的直径;所述减振橡胶(4)的中心孔与锥形段B的端面间采用圆锥面过渡。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〇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〇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20589062.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冻结长时间未使用的应用的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一种隐形电源线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