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止污染水源的桥式隧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20311.5 | 申请日: | 2013-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494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马玉全;郭文华;王景奇;吴桂胜;梁立农;宁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公路勘察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00 | 分类号: | E01D1/00;E01D19/00;E01D19/10;E01D19/08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4 | 代理人: | 李海波 |
地址: | 510507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止污染水源的桥式隧道结构,该桥式隧道结构包括行车道上部结构、下部结构、顶棚结构、顶棚支撑体系、防撞防抛体系和排水系统,行车道上部结构承托在下部结构之上,顶棚支撑体系和防撞防抛体系均设置在行车道上部结构上,顶棚结构为外悬式结构,顶棚结构、侧墙与行车道上部结构所围成的空间构成一个相对封闭的桥式隧道空间,排水系统与桥式隧道空间相连通,用于收集桥式隧道空间内的排水并进行集中输送。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桥面污水飞溅、结构外侧雨水冲刷产生的污水、运输车辆爆炸产生的有害液体等对桥下水源保护区水体污染的问题,安全可靠且对水源保护区影响极少。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污染 水源 隧道 结构 | ||
【主权项】:
一种防止污染水源的桥式隧道结构,包括行车道上部结构、下部结构,行车道上部结构承托在下部结构之上,由下部结构承载,其特征在于:所述桥式隧道结构还包括顶棚结构、顶棚支撑体系、防撞防抛体系和排水系统,所述的顶棚支撑体系和防撞防抛体系均设置在所述行车道上部结构上,其中,所述的防撞防抛体系具有沿桥式隧道结构长度方向设置在桥式隧道结构两侧的侧墙(7),侧墙(7)的顶部与顶棚结构具有间隙,该间隙构成桥式隧道结构的侧窗,所述的顶棚结构承托在顶棚支撑体系上,顶棚结构为弧形的外悬式结构,顶棚结构在沿桥式隧道结构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向外伸出,以阻止雨水对桥式隧道结构外轮廓的冲刷,所述的顶棚结构、侧墙与行车道上部结构所围成的空间构成一个相对封闭的桥式隧道空间,所述的排水系统挂设在所述行车道上部结构的最外侧,排水系统与桥式隧道空间相连通,用于收集桥式隧道空间内的排水并进行集中输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公路勘察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省公路勘察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20020311.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印刷式宽频带天线
- 下一篇:超临界脱酸脱水装置